“一定要给孩子们留下点儿祖先的根” 四川:村校建起乡村博物馆 老式桐油灯、放映机、唱片机、手摇式电话、犁铧、独轮车、石磨、碾子、龙骨水车……这些大多留存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里的物件,如今却在四川一所农村学校“现身”。 距成都约200公里,绵阳市游仙区玉河镇博爱学校近日因建起的“乡村博物馆”而远近闻名。虽然场馆略显粗陋,但却收藏了包括1件汉代陶俑、18件明清石雕在内的许多农耕器具、民俗用品,共计2000多件,让人大开眼界。 消逝的乡村记忆让校长痛心 玉河镇是游仙区最偏远的乡镇,依山傍水、钟灵毓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隋唐五代时期便是古魏城、盐泉县治地,又因北宋年间的一代状元苏易简而名噪一方。 2012年,李术义走马上任玉河镇博爱学校校长,酷爱历史的他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山清水秀、历史厚重的小镇,灾后重建的校园也焕然一新。然而,在他眼里,学校似乎缺少了些什么。 “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乡村许多古代建筑、石刻遭到毁坏,不少农村家庭祖辈传下来的家具用品有的被砸烂,有的被当成柴烧掉,也有的贱价卖给了文物贩子……”在农村当教师多年的李术义,为日渐消逝的乡土文化感到痛心,“不少农村孩子对自家的农具都叫不出名字来”! 一个想法在他脑中萌生:何不把分散留存在老百姓家里的“家当”挖掘搜集起来,利用学校的空闲教室,建一个乡村博物馆,给后人特别是孩子们留下乡土文化的印记呢?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玉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发动全镇人民共同建设乡村博物馆。 甘受冷眼上门“讨要”珍贵物件 搜集藏品的过程并不顺利。学校首先在学生中宣传和动员,希望家长捐来一些家里的古老物件,但收到的东西寥寥无几。 师生们并没有灰心。“别人不送来,我们就上门去讨,到乡村各个角落去翻找,一定要给孩子留下点儿祖先的根。”李术义带着老师挨家串户地去动员、解释,费尽口舌,也没少受到冷遇和白眼。 “许多农民家里的物件完全废弃了,但听说我们要搜集,他们执意不干,以为我们拿去赚钱。”副校长蒋元兴说。 渐渐地,村民们被师生的坚持所打动。天宝寨村支书朱正享捐出了自家祖传的一对太师椅;阮家大院村民将家里的一块清朝光绪年间的木匾无偿捐给博物馆;玉河场顾家老院子里的精美花坛石也成了馆里的珍贵文物;全镇唯一留存的一架百年龙骨水车,经过老师们3次登门“讨要”,也成为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就这样由少及多、由单一到多样,乡村博物馆的物件渐渐达到2000多件,文物专家预测,价值上百万元。 “我们收藏的农具类物品就有100余件,轮式水车、石碾子等物品十分珍贵,篾匠、剃头匠、弹花匠等现已不多见的匠人工具也重回人们视野,还有图书画报、小人书等,让后人们了解到前辈的智慧、乡间的历史。”李术义说。 让更多孩子触碰到乡土文化 博物馆建成后,立即成为一个面向校内校外宣传乡土文化的教育基地。博物馆每周三定时对学生开放,每周五对外开放,开馆至今,已有上万人次参观。同时,博物馆还开展乡村博古活动,举办专题讲座,让历史与现代对话;每周三请玉河本地的篾编艺人、木匠师傅、川剧艺人、舞狮人等传授民间绝活儿,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仅2015年国庆假期,博物馆就接待了近900名游客,很多城里的家长带着孩子专门赶来参观。犁头、风车、石磨、油灯、马掌、匾额……这些散落乡间的农家物件,被郑重摆放在展厅里,看得城里的孩子们啧啧称奇。 得知家乡建了乡村博物馆,远在异乡打拼的玉河人杨远礼激动不已。20年前就外出打工的他,对家乡的眷恋让他每年都像“候鸟”一样飞回来。“去年春节,我走进新建的乡村博物馆,感到了一种莫名的亲切和强烈的归属感,在我眼里,那些物品都是我们远在异乡游子的根!”杨远礼说。 “通过建博物馆,既让散落在民间的文物找到安身之所,避免流失和消亡,也让当地孩子甚至更多学生触碰到了乡土文化。”游仙区文联主席李健说,那一件件物品都是一本本生动的“活教材”,更是民族传承的“文化符号”,可以唤醒乡土记忆,传承乡土文化,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501号联系电话:400-0931-658 网址:http://www.gs-yx.com/ 记住遗忘的乡愁。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