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了几十年建设,西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提出“依法治藏”,无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理方式的转变。
“西藏三论”系列评论之三
日前,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了20字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提出了党的治藏方略“六个必须”,这是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首次提出“治藏方略”的概念。
从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至今整整50年过去了。半个世纪以来,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藏,以及青、甘、川、滇四省的藏区,经历了风雨沧桑之后,正在以一种从容自信的姿态,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
变化的背后,则是边地与中央、宗教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全方位互动与响应。西藏无小事,而治藏从来都是这个国家的顶层设计。其间蕴涵着多个层次、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的丰富信息,不可以有任何简单化的思维,以为可以令行禁止,风行草偃;也不可以将其复杂化,处处掣肘,依然停留在“无为而治”的羁縻思路上。
鉴于独特的历史、生态、宗教及文化特征,西藏应该走出一条有别于内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慎重稳进”的策略,慎言大发展,以切实保护雪域高原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另一方面,也决不能停滞不前,无所作为,特别是要扎扎实实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中央“治藏新方略”首次明确提出“依法治藏”,“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与此前中央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相比,属于一个明显的变化。这表明,中央治藏更加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加注重有关各方的积极性、参与性,更加充分调动和运用法治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实现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
纵观此前的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地位,这样的决策有其特殊的背景。无论是“使西藏兴旺发达、繁荣富裕”,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均着眼于西藏地区发展的短板。而在经过了几十年建设,西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提出“依法治藏”,无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理方式的转变。
首先,从以往的强调管制、强调支援,到现在的提倡共治、提倡参与,这样的变化显然更符合时代的潮流,也更符合民众的心愿,能有效的“凝聚人心”。社会发展了,政府治理当然也要跟进,要做好管和放的协调,什么能管,什么要放,都应该有一个统筹的考量,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即便是改善民生,也要在坚持以往政府对口支援的基础上,注重可持续性,扩大参与,培育当地人才,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各族群众走出农牧区到城镇和企业就业、经商创业提供更多帮助。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发展参与度和获得感”。这种立足于“内生性”的发展路径,必将是富藏、兴藏的通途大道。
其次,坚持法治西藏,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也有助于保护藏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不应该走内地一些地方曾经走过的以牺牲环境换发展的老路,而是要在坚持生态第一的前提下,富民兴藏。在当地保持一个宽松的社会,打造畅通的民意渠道,以及一个高效开放的政府,就显得至关重要。
因为有弹性,以往敏感的宗教问题也不会过于紧张;因为有互动,以往复杂的民族关系也会从容化解。可见,‘依法治藏’是西藏治理科学化、现代化的枢机所在,也必将在整个西藏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还是在1950年6月,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湘西王”陈渠珍应邀前往北京,向准备率部解放西藏的贺龙赠送一本自撰小册子《艽野尘梦》,书中详述了自己1909年至1912年进出西藏的生死经历,其最为叹息者,乃在当时人们所著西藏文献之舛误,“证以予所见所闻,则十无一二可征信焉”,“率于藏事无深刻之观察”,“边区舆图,更不可信也”。
一个世纪过去了,陈渠珍当年慨叹的舛误错漏,想必早已不存,但其提及的对于藏事“深刻之观察”,乃至治理现代化,则仍有待于后来者不懈的努力。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501号
联系电话:400-0931-658 网址:http://www.gs-yx.com/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方略 信号 甘肃轨道,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