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称,全国“国学教师”有多达百万的缺口,为改变这一状况,明年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6月16日北京晚报) 当下,没有人否定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但模糊认识、错误认识并不少,有些人和机构甚至打着国学的旗号做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面对“国学教师缺口百万”的信息,在笔者看来,首先要承认王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人教育(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海外汉文化教育近700册传统文化标准化教材研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价值,认识到“找到各领域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教师是个难题”,但不能简单地把国学教育等同于“国学教材编撰”,经典的学习更重要。 国学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不是局限于“学《弟子规》、背《论语》”,而是要传承经典、弘扬文化。要重视传统文化中经典、艺术、民俗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但更要从国学的历史性和继承性着手,避免国学教育的“课堂化”、“教材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国学,挖掘其精华部分。 “学者的积极倡导、媒体推波助澜、高校设院办班、民间呼应跟风、官方倾向支持”基本上概括了“国学热”的现状,但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热闹和喧嚣误导,要用真诚而非装点门面的心态,用景仰而非炫耀的心境来发扬国学。任继愈先生说,“经典是开发潜能、学习语言、提高修养、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并指出,“古代的经典经得起瑞摩,经得起消化,不是念一遍就完了的。”所以,会不会揣摩、能不能消化是个大问题,仅仅把国学教育当作任务来完成,非但不能达到开启智慧的目的,更是南辕北辙。 不能把国学弄成玄学,弄成奢侈品和高消费。不少高校大办国学班、民间也大办“读经”私塾,尽管没有人敢说这些都是为了谋取利益,但毫无疑问,其中相当一部分机构和人士都是冲着钱去的。许多名牌大学办的“国学班”在老板、总裁中招收学员,这是在普及国学还是在以国学的名义敛财? 国学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也是一种文化身份认同。应避免国学热的庸俗化、浅薄化、商业化、娱乐化倾向。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学习国学,不是要求公众去研究国学,或者去背诵记忆几句名言,而是期待公众用生命去体验、感悟、传承国学。 总之,国学教育缺的不是教师,不是教材,而是真诚的姿态和敬畏的心态。 (朱四倍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国学 教材 教师 甘肃轨道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