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舆论旋涡中的黄冈中学

发布时间:2015-05-29 02:16:56

浏览量:

分享到:

  有人说,黄冈中学的校长,心理素质要比一般的校长好很多。因为隔不长时间,黄冈中学就会被拿出来炒一炒。

  “像一块煎蛋,两面煎。”黄冈中学的语文老师陈吉昌这样形容黄冈中学如今的处境。

  4月6日,长江商报的报道《湖北黄冈中学辉煌不再 近14年未出省状元》,如同在烈火烹油中滴入一滴水。

  纵使腹诽缠身,黄冈中学依然同往常一样,选择沉默。

  “我们鄂东人比较闷,做得多,说得少。”陈吉昌说。

  “为什么媒体对黄高这么乐此不疲呢,它只是中国一所普通的高中。”年轻的化学老师李武“始终不明白”。

  曾经被贴上“神话”标签的黄冈中学,注定了其不平凡的命运。对于“高考神话”的标签,黄高一直是讳莫如深。

  黄冈市教育局教研室原主任王俊昌在黄冈举行的“全国第三届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报告会”上说:“黄冈没有神话,只有普通话。”

  “让分数击碎一切谣言吧!”黄冈中学一位负责宣传的老师,当被中国教育报记者追问“如何看待报道中所说的衰落”时,他撂下了这句话。今年,黄冈中学的新校长何兰田上任,他声称要“擦亮黄高这块招牌”。

  刚刚参加完黄冈高中预录取考试的陈吉昌,对新校长的这个承诺充满信心,信奉“高徒出名师”的他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有些不错的苗子,很有希望”。

  棱镜下的黄冈中学

  “在当今教育界,黄冈中学被当作邪恶的女巫,大家将它架上火刑架,添柴加油,一起见证这个应试符号的死亡。”

  连日来,媒体的狂风巨浪,在黄冈中学这片水面,卷起了一道强劲的旋涡,由远及近,将一干人等拉入到如沸水般扑腾的水底。

  4月7日傍晚,1993级校友冯芒的手机跳出一条通知,这条手机App推送的实时热点新闻,正是将黄冈中学拖入旋涡的文章《湖北黄冈中学辉煌不再 近14年未出省状元》,他粗略地扫了几眼,尽管觉得“恶意扑面”,但最近几年“唱衰”黄冈中学的文章一直不在少数,他也见怪不怪。

  几天之后,这条新闻在纸媒和网络上持续发酵,从讨论黄冈中学升级为对黄高这个应试符号的口诛笔伐。学生苦读、老师苦教、家长苦帮,成了大家对黄冈中学成功和走向衰落最精炼的总结。

  冯芒觉得这个结论跟自己经历过的黄冈中学相去甚远:“很多人不知道,黄冈中学的业余生活有多精彩,以为这里就是一个地狱,但是我要用事实来证明,除了奥赛,我们还有足球。”

  黄冈中学像一面棱镜,媒体照出了其中一面。

  用了两天的时间,冯芒做了一个决定,他准备给大众讲一个持续了近1/4世纪,却从未被媒体讲过的,有关黄冈中学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是黄冈中学足球俱乐部杯(简称“校俱杯”),这个1993年创立的、迄今已有22年历史的足球比赛项目,尽管是这所名校的传统体育赛事,却鲜为人知。冯芒决定筹拍一部名为《我们的校俱杯》的纪录片。

  4月9日,他在众筹网发起了纪录片的众筹,不到5个小时,就收到了近1万元的资助,“有一些是我认识的校友,有一些却未曾谋面”。

  他在纪录片的众筹网站上写道:“这样的情况,让我有些愕然,也更感谢这些黑水,换一种方式刺激了我们的黄冈中学,让我们这些校友又走到一起,又像当年面对高考一样,并肩作战。”

  和冯芒不同,黄冈中学英语老师马明博看到新闻后,最先想到的一个词是——女巫,他说:“在如今教育界,黄冈中学被当作邪恶的女巫,大家将它架上火刑架,添柴加油,一起见证这个应试符号的死亡。”

  “不过”,他话锋一转,“就像中世纪对女巫的审判一样,对黄高的审判有多少是众口铄金,有多少是三人成虎,这要打个问号。”

  有着30多年教龄的黄冈中学老教师陈吉昌曾经见证过这所学校巅峰时的辉煌。

  去年冬天,陈吉昌去武汉的华中师大一附中交流,遇到与自己同年进入黄高的老同事,后来被华师一附高薪挖走的卢凯,卢凯说:“现在华师一附搞的素质教育跟我们那个时候的黄高一样,你还记得吗?”

  1985年,陈吉昌刚到黄冈中学的时候,“下午第三节课统一锁门,教室里不让有人,都去参加社团活动,那时候学校办得很有特色。”他的言语中充满了对美好往昔的向往。

  “当时的文化节、科技节、校俱杯都是全校总动员,学生参与热情很高。”黄高校友米令都回忆起高中学习生涯,那种“自由飞翔”的氛围如今仍然让他回味良久。“完全是自由管理,自习课上不许老师讲课,高二的暑假学校组织补过一次课,那是三年唯一的补课。”

  这种自由的“散养式管理”一直持续到前任校长刘祥。

  刘祥是奥赛教练出身,在老师口中,他是“黄冈中学自己培养出来的校长”。在媒体记者眼里,刘祥是出了名的低调,很少有媒体能撬开他的嘴。5年的任期,只干了4年,刘祥就调任黄冈市政府副秘书长,尽管如此,他在学生中,仍然非常有威望,“亲民”、“温和”,所有在他任期里的学生,几乎都会如此评价他。

  因为跟奥运冠军刘翔名字谐音,学生们亲切地称他“跨栏哥”。

  黄高2012届毕业生曾经拍摄过一部微电影——《黄冈中学之拯救“跨栏哥”》,电影讲述了一群学生深入虎穴,营救校长刘祥的故事,他在学生中的威望,可见一斑。

  去年底,“跨栏哥”从黄冈中学校长岗位上调离,很多学生在“黄冈中学”贴吧里表示了对他的不舍。

  “管得松学生当然乐意啊,可是这种管理好不好,最后还得成绩说了算。”和贴吧不同,家长QQ群则是另外一种声音的舆论场。一些家长对这种放羊式的管理颇有微词。

  “有些家长曾经去找过校长,反映过问题,家长觉得管得太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差。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一个家长非常神秘地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

  以前捧成神话,现在贬成笑话

  “黄高的衰落并不是没有出状元,而是在应试的亦步亦趋中逐渐丢掉了自己的风格。”

  “师傅,去黄中。”出租车师傅摇下车窗,从车里探出头,一脸狐疑:“黄中?你说的是黄冈中学吧,我们都叫黄高,不叫黄中。”他嗅出了面前记者身上外乡人的味道。

  他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黄冈中学之所以被简称为黄高,是因为黄冈中学所有的辉煌都是从高中部诞生的,因此黄冈人习惯称呼它为黄高。后来才有了初中,叫做启黄中学。”

  走进黄高的正门,两扇巨大的浮雕如同张开的翅膀,可振翅欲飞并不容易。右边浮雕刻的是从黄冈中学走出的名人,如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包惠僧,文艺理论家胡风等;左边浮雕刻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金银牌获得者,如两夺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的王崧。

  在黄高人心中,这些奥数冠军和历史名人享有同样的殊荣,它将这所大别山麓的小城推向全国教育的神坛。如今这份殊荣已经被封藏在每一个黄高人乃至黄冈人的心里。

  “当年能考上黄高是大事。”1999届黄高毕业生王书杰回忆,自己参加黄高预录考试那天,大雨倾盆,爸爸租了一辆摩托将他驮到考场,自己一个人守在教室的屋檐下。家中的妈妈跑到二楼祖神牌位前,燃了香,敬了酒,烧了钱,絮絮叨叨许了愿,一跪就是几个小时。

  后来捷报传来,轰动了整个村子,“黄冈中学的通知书上镶了金边”,这道金边让他成了村里的名人、“别人家的孩子”,名声甚至远播邻村。

  为了庆祝,王书杰的爸妈摆了流水席,待客不收礼。如今回想,他考上黄冈中学的喜悦和给整个家族带来的荣誉感,要远超于后来考进南开大学。

  “以前捧成神话,现在贬成笑话。”说话间,陈吉昌脸上掩不住的落寞,形容黄冈由盛转衰时,他引用了一句袁枚的诗,“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他说:“诗要倒过来念,凭借奥赛,一夜成名,突然一峰插南斗。衰落却是静悄悄的,来龙去脉绝无有。”

  陈吉昌将上世纪80年代称为黄高的黄金时代,“老师腰板挺得最直”,那时候黄高的老师都是心高气傲,甚至“给个县官都不换”,陈吉昌说:“当时有个老师被调到市委去做文职,干了不到一个月,发现还是做老师有意思,说什么都要调回来。”

  待遇好,也是当时老师充满幸福感和干劲的另外一个原因。当时黄高老师的收入绝对算得上中上等,陈吉昌举了一个例子:“当时黄州很少有单位能够烧得起煤气,当时的整个黄冈都没有加气站,为了让老师烧上煤气,学校每次都是开车从武汉将那些瓶瓶罐罐拖过来。”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黄冈就在应试的浪潮中疲于奔命了。”在陈吉昌看来,黄高的衰落并不是没有出状元,而是在应试的亦步亦趋中逐渐丢掉了自己的风格。

  老师的待遇也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急转而下,两次开疆拓土,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末黄高花800万元买下50亩的造纸厂,一次是2004年建设新校区,让黄高背上了1亿多元的债务。

  陈吉昌说:“整整十年,我们的工资没有上涨。”

  这几年,基本清偿了债务的黄高才将这口气喘匀。“刘校长做了一件大好事”,就在刘祥离任的前夕,黄高教师的工资条上迎来了久违的上涨。上涨之后,陈吉昌一个月可以拿到7600元。

  可对老师,尤其是已经离任的老师来说,这次上涨来得太迟了。

  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到来,对黄高这所相对封闭的山区中学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南方城市开始的高薪和自己工资条上的落差足以拨乱许多老师心中理想和坚持的天平。

  曾经,孔雀东南飞。现在,很多老师都去了武汉。“在以前,没人愿意去武汉的,去武汉的都是掉底的。现在,这也成了一个不坏的选择。”

  “如果不是拖家带口,或许我也会选择离开。”陈吉昌赶上了那拨离职潮,但是他还是选择留下,出于家庭的考虑,也出于对这里的热爱。

  “如果说,黄高有什么秘诀,那就在老师身上,四个字可以形容,团结奋进,现在,仍是这样。”陈吉昌顿了顿说,“但是请保护好它,而不要无谓地消耗它。”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是由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甘肃省唯一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公办职业学校。学校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501号
联系电话:400-0931-658 
网址:http://www.gs-yx.com/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黄冈 旋涡 舆论 甘肃轨道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

精彩专题 MORE >
升学渠道 初中生学什么专业好 男生学什么专业好?

用互联网科技缩小教育鸿沟

舆论旋涡中的黄冈中学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