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在中国人的语境中,意味着对人格尊严的粗暴践踏。而尊师重道,又是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尊奉的行为规范。当老师与“胯下之辱”联系在一起,舆论场的激烈反应在意料之中。但实际上,这名老师可并不以此为耻,而是定义为“一种行为艺术”。关于此事的讨论,若仅仅集中在师道尊严,恐怕是模糊了话题。更值得思考的是,捍卫真理,就一定得用“扔鸡蛋”这种方式吗?
敢于否定权威固然精神可嘉,但前提是权威本身存在谬误,挑战者能够拿出更接近事实的真理来。哥白尼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日心说”比“地心说”更科学更理性,而不是因为他向教会扔鸡蛋。如果纯粹凭一己之见,为颠覆而颠覆,那要么是“井蛙之见”,要么是浅薄反智。
再说,提倡否定权威的勇气,也应该对事不对人。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不断否定权威、推陈出新的历史。然而,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陈代谢,必然要基于一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讨论氛围,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把巨人踩倒在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