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人民日报》一篇报道揭开某地保送生“黑幕”——保送生渠道已经异化成一些特殊群体子女升学的捷径。记者调查发现,南方某高校10年来保送入学的新生绝大多数为厅局级领导的子女。 从“保送生”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一副可怕的图景:本来应该被关进制度笼子的权力,却把教育公平关进了由权力编织起来的笼子。学校,一般被认为是相对纯净之地;高考,一般被认为是不多的相对公平的制度,但是,大小衙内们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别做梦了。“省级优秀学生”、竞赛获奖证书、三好学生等等,都可以造假,然后取得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想想那些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此刻是什么感受?除了受侮辱后的愤怒与绝望,还能有什么! 辽宁省教育厅一位退休领导说,保送的条件有人为因素,包括班主任的评价、校长的评价、社会政治背景等。有的家长从初中开始就通过校长、老师让孩子当学生干部,获得相应的评价和荣誉,为保送生积累资本。这里我们看到了一条“接班”的路径:从初中开始,父一代用权力为子一代铺路,早早占据有利位置,以便子一代将来能继续获得优质社会资源。异化的“保送生”就这样变成了权力的代际传递的通道,同时,社会不公也被传递到下一代。 一位知名学者、已退休的北大教授说过一句大实话: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根据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这句话可以扩展几项内容:一、培养,从初中就开始了;二、是否精致,难说。吃相会越来越难看。三、未必精致但肯定虚伪。新一代利己主义者子承父业后,有一项本领只会更强:说正确的话,说好听的话,顺着说话,看脸色说话……有能力保送这些“保送生”的成人,在公开场合,哪一个不把冠冕堂皇的话挂在嘴边,以示紧跟?一边偷鸡摸狗,一边揣摸上意;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污染社会,带坏人心。 公平,是社会的氧气;公平缺失,社会就缺氧;但不是所有人都缺氧,是一部分人缺氧,一部分人“醉氧”。“醉氧”者是感受不到缺氧者的难受的。所谓“醉氧”,就是权力在手的操控快感。人不是动物,何况现在的动物也不是只喂饲料了,还要让它们听音乐,保持好心情。 本来,作为统一考试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保送生制度可以避免一些优秀学生因为不可控的原因失去升学机会,同时也设计了防止保送作弊的把关,但是,在缺乏管制的权力面前,这些制度、关卡都像是纸糊的,只能哄哄天真者。有净土才会有天真,有天真才会有天籁般的文化艺术作品。但是,权力在每一方园地都留下了它的气味……公平缺失的“保送”,对国家,对社会,对普通民众,只能是一种葬送。 |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保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