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分层递进教学研究与实践解读
经过25年的探索,上海市虹口区以尊重学生差异为前提的“分层递进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了学校特色发展,促进了虹口教育内涵发展,还影响了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许多学校。但虹口教育人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不断深化研究与实践,继续前行。
秋分已过,但上海的天气依旧湿热。然而,这样的天气没能影响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的19所中学代表的心情。他们齐聚上海,参加在虹口区举行的“长三角初中学校分层递进教学推进会”。这19所中学被上海市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所授予“分层递进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并与虹口区13所初中学校结对。
上海虹口区开展分层递进教学研究已有25年,并在部分省份设立了基地校。这项研究,从一所学校、一个课题开始。
1990年,为解决一批拥有大量“学困生”的初中学校的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与虹口区教育专家,扎根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以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为起点,尝试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由此诞生了“分层递进教学”。
起初,有人认为分层递进教学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强调,分层递进教学并非按学生成绩“排队”,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将每门学科进行灵活分层,着眼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的充分发展。同时,虹口区用25年的实践与成果,破解了人们心中的怀疑与不安。如今,分层递进教学研究不仅辐射虹口区所有初中学校,甚至影响了长三角地区的一批学校。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虹口区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谋求新突破,成就每个人的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
突破学科教学的瓶颈
在国家深入推进课改,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虹口区教育局和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所立足基地学校,引导学校和教师深化分层递进教学研究。
以培华学校为例。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整体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华学校与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所合作,开展“伙伴结对,互助共进”助教活动。虹口教育学院实验中学、鲁迅初级中学、四平中学分别派出教师与培华学校教师结对,开展学习培训、教学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
师资建设是推进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重要抓手。2010年,虹口区部分初中学校中考学科成绩相对滞后,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和区教研室决定举办强化“分层递进教学”教师培训班。一个大班下设初中语文、数学、英语3个培训班,通过听课、评课、竞赛以及同伴互助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由当年参与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专家担任讲师,近100名教师参加了学习。
由于抓准了问题和培训对象的特点,这种培训模式对提高虹口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成为全区中学提升教学质量的普遍办法。
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是师资建设的关键。为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初,由40名青年教师组成的初中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组正式成立。研究组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等4个学科组,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教学展示或游学考察活动。
此外,虹口区建立了由19所学校组成的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沙龙,定期开展活动。同时,以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虹口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江湾初级中学、鲁迅初级中学、虹口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曲阳二中等7所中学为基地,各学校以一门学科,深入开展分层递进学科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分层递进教学强调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因此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率先试点的飞虹中学就培养出高级教师17人,还向区内中小学输送了十几位校长。而在推进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先后出版《分层递进学科教学探索》《分层递进教学的传承和发展》等论著,充实了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的基础。
分层递进课堂也要校本化
虹口区广中路小学教师的备课本,每个单元都会预留三分之一空白——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吸收程度,随时修改教案。广中路小学的发展并非个案,历经多年的探索,各基地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分层递进教学,注重内涵、扎根课堂、聚焦教学,走出了一条校本化课改之路。
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作为第一所分层递进教学研究试点基地学校,不仅精细化分层教学,而且注重提炼新的教学方法,从“一张预习单”逐步发展到“三单相连”,并且对学生课堂教学全程采取递进式评价。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校长季恒总结说:“通过‘三单相连’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递进式评价的激励下,学习能力呈螺旋式上升态势。”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新技术正逐步融入课堂和课程之中,聚焦学生的差异,为教师的分层递进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江湾初级中学和北虹初级中学就借助“电子书包”项目,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助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课堂教学即时反馈、练习过程精准分析,等等。
此外,教师也成为分层递进教学研究创新的推动者。一位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基础,将学生分成3层、将学习目标定为7级。低层学生从1级起步,半年内达到3级;高层学生从5级起步,半年内达到7级。学生在不断“升级”中体会进步的快乐。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盛裴认为,在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后,必须承认个性就是差别,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承认这种差异,目的并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差异进行适当保护、引导,分层施教,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
分层递进教学研究不断深化育人的深度和宽度,其理念和策略已经延伸到德育,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自信心、责任心、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目前,虹口区共有15所中小学校参与“分层分类德育”研究活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方兴未艾
分层递进教学研究落户虹口区基层学校,风雨兼程,起伏发展,现已步入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内涵发展期,许多学校总结、提炼了独具特色的分层递进教学方法。
着眼于分层递进教学新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提炼了“有效诊断、科学分层、合理施教、递进式评价、个体发展”的分层递进教学新流程。继光初级中学在建立分层递进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后,又构建了分层递进“学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人文修养、科学素养、艺术涵养、身心怡养、财商趣养”5个模块,按照学能梯度和主题背景的知识深度,从低到高、从普适课程逐步发展到精英课程。
鲁迅初级中学立足课程与教学,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上海市级重点课题《基于离中差异原理的针对性教育研究》为抓手,研究学生差异,把差异视为教学资源,开展有差异的分层递进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曲阳二中打破行政编班,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项目。此外,学校的美术与艺术课程实行分层递进教学,从分层选课、作业选做、分层评价等三方面入手,满足艺术素养千差万别的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
虹口实验学校致力于“教师教学行为改善,创建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形成了“835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训练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不仅体现了平等、尊重、温馨的师生关系,还展现了分层、互动、情趣的教学关系。
与分层递进教学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将课改推进“深水区”,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虹口区许多中学都结合校情、生情,以分层递进教学为主要抓手,确立了校本研究项目,开展了基于差异和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关系、教学行为和课堂组织及过程重构的研究,研究成果对课堂教学和培养模式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
联动长三角促进区域教育协作
分层递进教学实施25年,不仅在虹口区多所学校得到推广,而且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其他区域进行了整体推进。目前,虹口区教育局和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所正在开展以分层递进教学研究为主题平台的跨省市多项教育教学协作研究,并通过培训学习、学术交流、课题研究、课堂教学、专家指导、教学评比、教师培养、挂职锻炼等方式,促进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最终形成教育协作新机制,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其实,早在去年8月,分层递进教学研究就已经走出上海,将江苏省苏州市觅渡中学作为基地学校。自此,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所在长三角地区赢得了新的开拓和发展机遇。今年2月,虹口区教育局以课题《以分层递进教学为平台的长三角初中学校加盟协作的实践》成功立项为上海市教委“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特色项目。仅仅半年,由虹口区教育局领衔,以长三角地区为依托的“分层递进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协作网,囊括了19所外省份初中学校和13所虹口区初中学校,地域跨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的协作网基本成型。
常生龙认为,长三角地区是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之一,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虹口区教育局以优秀教育项目——分层递进教学为平台,“努力做好跨区域合作,促进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使长三角地区能够抢占教育的制高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