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为什么人无我有,人有我快?推荐资深火车迷一滩泥(itany)的这篇文章。
很多人认为高铁必然是各种高科技,其实并不是的。日本新干线开通的时候,才1964年,没有交流传动系统,车上没有单片机,没有网控,就是变压器、硅整流,机械开关,继电器,并不见得比SS3、SS4高明。再往早了说,西门子造的第一台电车,实验也能跑到200,最快的蒸汽机车实验也能跑到200公里时速。
其实,早年的动车组,主要还就是靠经验+实验。通过经验造样车,实验,再总结经验,然后再造样车,实验。一旦这个基本规律摸清楚了,类似的设计就容易很多了。但是就好比东海道原来跑210,要跑到270,必须有很大的技术突破,这个时候还是要不断的进行试验的。所以说当年新干线搞出来很不容易,而新干线的提速更体现了孜孜以求,不断上进的精神。
时至今日,中国再搞高铁,比当年日本人容易多了,比德国人、法国人也容易得多。体现在四个方面:
1.咱的起点就牛X。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通过引进,直接得到了第一手的设计材料。当初日本人的转向架失稳速度就在450,通过修改构架,调整悬挂和阻尼的参数,就能跑到600+不失稳。看到别人的转向架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比自己从206开始摸索要好的多。有人问,这不是抄袭么?我说,你上学还不是要老师交给你,所谓搞科研你还要看文献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呢。掌握别人设计,之后改进,充分满足自己的需求,本来就是研发、产品设计的一贯思路。唧唧歪歪的都应该退学自己去成才。
2.现在计算机仿真牛X了。是的,商业软件包算算应力,算算共振,算算冲击相应,已经很准了,流体力学把边界设好了,也差不太多。原来要几个月做实验的,现在计算机搞一把模型,算一周了事。对于确定参数,比如走行部一系、二系悬挂的参数,特别有用。计算优化好了,直接做模型实验,一般也是和模拟结果差不多,就得了。有人说日本从200到300用了二三十年,为啥中国三五年就搞定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当年日本人用画图板和试验台搞的设计,中国人现在可以用CAD和模拟软件搞定了。并不说中国人比当年日本人牛逼了,而是时代变了。你再慢吞吞的,那就是磨洋工,祸国殃民了。
3.材料和加工工艺牛X了。材料越好,设计越简单。如果如果我的材料强度很差,又重;你的材料强度好,又轻,同样的重量,做一个力学性能差不多的棒,你直接搞实心儿的就行了,我的费牛劲搞成空心的,然后把有限的材料用在应力集中的地方。可能你一天做成,我这水平好得一个礼拜,要是水平差,那就没戏了。现在铝合金和钢材都比当年要强,成型、焊接也比当年厉害多了,相对的,同样性能,设计就容易了;同样设计,性能就会更好。当然,美中不足的是,很多先进制造设备还是进口的。
4.咱搞的是牛X的系统工程。啥叫系统工程?别的不说,车和路是耦合的。同样的车辆,在东海道上跑270,稍作调整,在京沪上跑300+,各项指标还要更好。土建不是啥高深的活儿,高深的东西也没法在野地里大范围施工。整个系统引进过来,土建掌握的最好。另外就是标准。优秀的土建加上高标准,就是顶级的线路。顶级线路跑烂车都能跑个差不多,更何况跑好车呢?某几个就看着日本跑270-300,德国跑300,法国320,就不看看人家啥线路,啥线间距、曲线半径,啥平顺度?非把系统割裂开,只见树叶不见森林。
以上说了这么多,是不是高铁随便搞搞就能搞出来呢?并不是。世界之大,这么多国家,能自己搞高铁系统的,不就是这么几家么?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
1.大国大市场。任何东西的研发,都要考虑到成本和收益的问题。(当然这个收益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经济收益)。很多人想跟台湾比,说台湾是买车,大陆是造车,大陆好的多……实际上没必要比。台湾高铁的土建是自己搞的,土建学起来成本低,又是投资的大头,自己搞。车辆直接向日本买就是了。台湾高铁就比沪宁城际长点,运行时间不到2小时,一组车体每天能跑3对车,就算100对车40组车体就够了。自己生产要建厂,要研发,要上下游,要实验,划算么?不划算啊。中国这上海局的潜在市场就几倍于台湾了,更何况未来局局上动车呢?在这么大的市场下,引进和研发成本可以摊得很薄,结果就是造价低廉,利国利民。
2.赶上了好政策。政策要求国产化。除了庞巴迪搞了伪国产,剩下南车四方、北车唐山长春都是要国产化的。不要以为国产化就是天经地义的,民航市场也大,也没搞国产化。现在炒的很火的C919也是军方希望有大飞机平台,之后用民机摊薄成本的。招标的时候直接堵上了整车进口,而是要求技术转让。转让了之后直接拿给车辆厂、株洲所、铁科院等等,你必须要限期拿出能用的东西来。多亏了领导是狠人,把吃饭不干事的踢走了一批,提拔了之前残存的真正干事的人上来。加上自己水平高,盯得紧,牛鬼蛇神没法出洞,这才保证了国产化的大局。380A基本国产化了,北车走得慢,但是380C也是在380B的基础上走的国产化的路子,坚持走下去过几年也能基本国产化。
3.还有些底子。说中国制造业很强,当然不是,但是也不是萎了,就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情况,这个底子支撑航空发动机什么的,困难大些,支撑高铁,多数方面还算罩得住,罩不住的几点,先进口着就是了。正好又赶上经济危机,把IGBT的工厂给收了,还真是赶巧。至于其他金砖四国,别的指望修高铁的国家,能有中国这底子的也很少。西班牙市场也挺大的,还不是要主要靠进口;苏联当年多牛逼啊,现在还不是买西门子的;印度穷兵黩武,举国之力,飞机坦克都整不好的,也更没能力了;中亚那些更别提。所以啊,有人说中国高铁零出口,但是,过去两年除了欧盟内部,世界上有哪国高铁出口了?新干线还是零蛋呢,凭啥说中国?往前看,还是大有希望的么。
4.人。中国人有很多“劣根性”,有很多人吃啥啥没够,抹嘴就骂娘,只要福利不要义务,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但是不能否认的,还是有不少好人、能人的。这些好人在徇私舞弊的环境里也会徇私舞弊,但是他们有底线,相对清廉,心里还是向往正义的,往往也干些好事;这些能人在所波逐流的环境里也会随波逐流,但他们有激情,相对勤勉,心里还是向往事业的,有时也能出点成绩。当一个心怀正义、心怀事业的人执掌这个部门,能在人事上激浊扬清的时候,往往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别急着否定,当年我们论坛上也跟打了鸡血似的,又没有人给我们评奖,也没有人发网评劳务费,不就是正义感、责任心和爱让我们这样么?)
在支撑高铁发展的这些人里边,我特别想说的就是研发人员。我前边说中国现在搞高铁,比当年日本、德法容易多了,并没有任何中国的研发人员不如日欧的意思。实际上现在川崎、西门子也是在用类似的软件和方法搞设计,整出来的新车暂时也不比我们高明多少,也有不如我们的地方。可以说这些研发人员,已经成长起来了。设备可以买,政策可以等,人才是最宝贵的。虽然现在500车没机会上线,380后续车也没研发,但是在城际车,在新250车上,他(她)们也将大放异彩。待到春来到,山花更比去年娇。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官方网址:www.gs-yx.com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咨询热线:400-0931-658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