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徐凤娇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古书“手抄本”,足足耗尽了160张A4纸大小的稿纸。这是她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作业。任课的李圣华教授在本学期开始的第一堂课上就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所有学生任选一部古书,用竖排繁体抄写,并要附上注释。这项作业将占到期末考核的40%,字迹工整、注释正确、抄写完整、内容较多的作业会得到高分。
学习其他专业的人可能会说,都“大数据”时代了,这样的作业也太落伍了吧?但从学习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的角度看,这个“抄古书”作业的确是一种“培根固本”之道。
学习古代文学专业的人看不懂古书不是笑话,而是一种现实存在。尤其是繁体字、竖排又没有标点的古书,不少学子读起来好似天书。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古文功底,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专业的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和传承古代文化,也注定将来难以取得更大学问。在艰难而缓慢的抄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识字、断句,通过抄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打下更扎实的国学功底。因此,誊抄经典古书,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修炼”。
古人抄书不仅是为了保存古书,更是一种读书、治学的方法。即使宋代印刷术成熟、发达以后,抄书之风依旧盛行。前人在反复抄书、校书和阅读中“细嚼慢咽”,逐步得到原作的精髓,进而消化、吸收,最终化成自己的血脉。这种“抄书”的方法,因为“愚笨”、费时耗力,后来逐渐被摒弃,实在有点可惜。但读书治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并没有省时省力的“巧法”,必须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没有这份坚持和勤苦,是难成大器的。
令人欣慰的是,“抄久了,学生们不仅喜欢上了这份作业,而且还抄上了瘾。”由最初的反对心态和枯燥感,到如今的喜爱,说明教授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可喜的回报。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是由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甘肃省唯一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公办职业学校。学校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古书 功夫 甘肃轨道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 甘肃铁道 甘肃高铁 甘肃铁道高铁交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