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不能有问题就否定
一个计划该不该实施下去,应主要看其自身是否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如果仅仅因为执行中的外部因素干扰,导致了其“走样”和“变味”就否定它,这和因噎废食有什么两样呢?事实上,只要有效果,在执行中遇到了事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就是了。
英才计划非我们国家独有,在大洋彼岸的科技强国美国,向来看重英才教育,一些学校对天才儿童的选拔甚至从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就开始了。此外,美国少数高校也从事着天才少年的发现和培养工作,最著名的当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天才青年中心项目。该中心每年进行一次“搜寻天才”的测验,30年间已经有大约150万名学生通过测验参加暑期课程,其中年纪最小的才上小学二年级。在亚洲,新加坡和韩国也都非常重视英才教育。新加坡在小学阶段就开始选拔智力超群的学生,并推出了“天才教育计划”;韩国政府已将英才教育列为首要教育方案,并依法推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部分儿童尽管人数较少,但却是国家智力资源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从因材施教的角度说,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前景也没有理由被忽视。而英才计划的实施,毫无疑问为这些学生的成才搭建了快捷的桥梁。
就我们国家而言,立足于科学探究项目的英才计划推行并坚持尤其显得必要。一份关于中美日韩四国在2013年联合开展的“高中生科学意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对科学的喜爱程度最高,研究意愿最强”,但是“由于缺乏条件,中国学生开始科学课题研究最晚”。这一结果,也许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一流人才”的钱学森之问。
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整个20世纪100年当中,诺贝尔奖得主一共有159人次,这些人开始从事得到诺贝尔奖的工作时,年龄30岁以下的占20%左右;1/3左右的人做出顶尖成绩是在20多岁。这就意味着,那些得到诺贝尔奖的人,其实在20多岁就已经进入了那个领域并站住了脚跟。也许正因为如此,多年前,我国曾有60多位科学家发出倡议,建议国家重点实验室向中学生开放,让孩子们接触第一流的科学家和高端实验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持并推进英才计划,乃至把科学研究向中小学生倾斜,让学有余力、有科研潜质的学生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家们身边成长是多么紧要的一件事。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从现实实践看,英才计划也面临高考压力,以及来自学生和家长方面的挑战等。在这种情况下,英才计划很容易陷入发展误区,比如与高考挂钩,比如急切地要他们出科研成果等。但这些显然不是否决英才计划的理由,相反,英才计划要良性运转,就要想方设法规避这些误区,坚决避免和功利化因素挂钩,使之不受干扰、纯粹地发展下去,最终实现初衷。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采取系列配套举措。比如,针对学生知识储备欠缺的问题,可以在教授指导下进行自学弥补;比如针对学生和学生家长顾虑影响高考的问题,可以进行时间的妥善分配和进行招考改革等。总之,英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他们和多数学生一样都不该被埋没,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人尽其才”不仅是他们的职责,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