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打开微信朋友圈,铺天盖地向我砸来的,是满屏的18岁。
时光一逝不复返,90后都已经全部成年了。18岁,多么如花多么美好多么难以忘怀的年龄。
于是,朋友们开始尽情用各种姿势晒着自己的18岁。
我的18岁,是从技校开始的……
有人说:“技校是个大染缸,你一旦跳进去了,就不知道以什么颜色出来。”那时候,关于技校生的负面新闻实在太多。技校生多是厂子弟,技校生代表着成绩差,没前途,油腻脏。
其实我的成绩并不差。只是阴差阳错,由于种种原因,我就“不幸”就成为了“技校生”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跳进了技校这个“大染缸”。
钳工专业是父亲建议我选的,父亲说:“钳工是手上活儿,学好了练精了,就是一辈子的手艺。”
苒苒时光二十多年,仍然还记得那时的校园风貌。位于德阳老火车站广场东侧的东电技校地理位置相当好,离东方电机厂四号门非常近。校门口车水马龙,交通十分便利。
进入技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小小花园,葱郁而整洁。一左一右分别伫立着两个充满青春学习气息的男女学生白色石膏雕像,隐在翠绿丛中。小花园的后方,就是红色砖瓦房的四层教学大楼。穿过楼房一层的中间通道,校园运动场一目了然,运动场两边分别是六层的学生宿舍和学校的平房杂物室,正对面的红顶大砖瓦房则是学校的礼堂。
军训
那时候的技校新生都是要参加军训的。一般军训的周期都是七天,教官则是刚从部队转业来到厂里工作没几年的复原军人。
入学那会儿是夏末九月初,气温还非常高。为了统一服装,节约经费,我们穿着新发的实习用的劳保服就开始了训练。
训练的内容很单调。在操场上除了齐步走,就是正步走,121~加1234~。酷暑未退,烈日炎炎,再加上厚重不透气的深蓝色工作服,每天热的像条狗。一天操练下来,鞋子里总能倒出水,袜子臭得像条咸鱼,脚底板打起一串串的水泡。奇怪的是,那时候人年轻,体力好,恢复也快,第二天又能精神抖擞地开始操练。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军训最刺激的莫过于打靶了,但训练的过程却是超级枯燥。那时候的技校附近还有田野,我们就趴在那干枯的稻田里练习瞄准。手里第一次摸到充满机油味儿的沉甸甸的真枪,心里嘭嘭直跳。望着远方五十米开外的镖靶,闭上左眼,心里默念着“三点一线”,调整呼吸,缓扣扳机。只能做动作,没有实弹,在野地里一趴就是一整天,瞄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差点把自己练成“对对眼儿”。
最刺激的当然是实弹射击了。打靶当天,大客车把我们拉到了东山打靶场。老天好像要故意考验我们的革命意志,毫不客气的下起了小雨。厂武装部的干事和事先校枪的战士都身先士卒的直接趴在泥泞的靶台上,我们也只有硬着头皮向他们学习了。打的是百米靶,五发子弹,用的什么型号的枪记不住了。每次射击后,前方有战士在掩体内报靶,以便于打下一发子弹的时候修正方向。由于打靶场在山谷里,第一声枪响以后,回声巨大,一些胆小的女生已经吓得哇哇大哭,男同学们则在旁边嘻哈取笑。
终于轮到我打了。趴在被前面射击的同学趴得有点半干了的泥泞靶台上,心情竟然莫名的紧张,前两天训练的内容一条也想不起来,脑袋里一片空白。前面的靶子突然显得无限远,怎么也瞄不准,呼吸也稳不住了。鼓起勇气打出了第一枪之后,胆子也就大了起来,第二枪,第三枪……还没找到感觉,五发子弹就全部打完了。
从靶台上退下来,老师和同学们都用惊诧的眼神看着我:“你打的时候,我们怎么没有看见报靶?”一个同学问。我心里回想,还真是这样,心想:“怎么回事儿?”
“你多半把子弹打到别人的靶上去了吧。”一个以前当过兵的同学捂着嘴笑了起来。顿时,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躁动起来,热烈讨论着我的射击。我心里既难过又忐忑,难不成我的第一次实弹射击就成了 甘肃轨道技校的大笑话?
第二天,公布了射击成绩。惊喜和意外实在来的太突然,我居然有41环,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后来分析原因,可能是我打得太快,报靶员来不及报靶。于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的实弹射击记录就这样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我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能早点读完书,尽快参加工作,给家里减少负担,所以实习就非常刻苦用心。我的实习老师范老师也看到了我的勤奋,感觉到了我在钳工操作方面的天赋,于是在第三学期就开始单独指点我,给我“开小灶”。而我也越练习越投入,对钳工的实际操作也越来越感兴趣。到后来,在放学后甚至周日(那时六天工作制)都主动的跑到实习厂练习。
在范老师的指导下,我也接触到了钳工的最尖端的一些知识。锉配,高精度钻孔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准确,杠杆百分表、正弦规、万分尺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还有其他很多钳工的个人经验和操作技巧,范老师都毫无保留一股脑的教给了我。
1993年,第一届全国职工技能大赛开始进行比赛,恰好就有工具钳工的比赛项目。东电技校推荐了正在读二年级的我和另外一个三年级的师兄参加了德阳市的集训和选拔赛。结果我成功的PK掉师兄,夺得德阳市选拔赛的第二名。晋级 甘肃省钳工大赛后,我又以全省第七名的成绩获得了“甘肃省技术能手”的称号。我想,我很有可能是甘肃省第一个以学生身份获得省级技术能手称号的人。
今年正值甘肃轨道技校12周年。多年以来,技校为 甘肃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他们正在或曾经坚守奋战在生产、质检、运输、工地服务等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发电设备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技校生知道自己出身卑微,只有凭技术和勤劳吃饭,所以他们更加热爱和珍惜父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岗位。
今天,技校早已停办,不少技校生也已经退出工作舞台。技校的生活,是我们这一生都抹不去的记忆。是技校和工厂,给了我们展示人生风采的机会,这里留下了我们永远无悔的青春芳华。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