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太阳,你就把阴影甩在脑后了。”一位学生高考落榜后,父亲这样安慰他。实际上,对于已经进入改革通道的中国考试招生制度,普通民众心中都有不少疑问。
(一)
对于一项每年关涉上千万人命运的考试招生制度,其任何一次调整,哪怕只是细节上的微调,都得面对公众的检视和质疑,接受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全方位检阅。
“从孩子出生到走进高考考场,中国父母的绝大多数精力都是在围着孩子转,父母累,孩子更累。18年辛劳,只为那两三天的高考?我们的高考究竟是要干什么?今后的高考改革,能不能让孩子们轻松点?”在北京一家培训机构,送孩子上课外培训班的石先生语气急促。
对于包括高考在内的中国现行考试招生制度,抱持既爱又恨心情的,又何止石先生。
“我们十几个老师,每天起早贪黑,将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从高一带到高三,最后却发现,3年1000多天的付出,结果似乎只是为了培养几个考上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的学生,而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并不满意。”贵州某重点高中一名特级教师对于考试指挥棒下不断异化的高中教育,忧心忡忡。
事实上,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交汇点,高考改革牵动着社会各方的敏感神经。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00多年考试传统的国家,无论古代的科举制度,还是今天的高考,本质上都是为国家选拔人才,都是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一条向上流动的公平通道。这种特殊的社会功能,决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要、复杂、高度敏感且没有试错的空间,同时也注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得不在矛盾纠结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它既要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多样化诉求,又要在现实操作中勇于直面众口难调的尴尬。
对此,2014年年初,教育部门户网站回应称:将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