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的本科专业是依据专业目录来设置的,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政府控制人才培养规模与结构、实现人才培养供需平衡的手段。但是,人才资源的积累,特别是现在的人才培养与未来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或者对应关系。预防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不是试图设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无缝对接,而是应该把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能力培养置于首位。
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引领与适应”的关系,人才资源具有创造性、创新性与累积性,当人才资源聚集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发“内源式”产业结构升级,也可能因“输入式”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吸纳人才资源聚集。二者是互动的关系,而不是高等教育对于产业结构的简单适应关系。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角度去计算如何根据未来产业发展来实现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也许是徒劳而无益的。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高等教育面对未来的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究竟应该培养什么类型、何种规格人才,什么样的科类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才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劳动力需求,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高等学校需要细化地研究针对未来经济和科技对人才的需求,然后据此研究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从而建立起所谓合理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但是,人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几十年、甚至未来10年经济科技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无法预测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对于人才培养类型的要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亨利·M·列文教授提出,欧洲普遍采用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倡的人力预测方法(manpower planning approaches)也是失败的,“这种方法首先把对部门经济产量的预测乘以一个固定的表示每单位产量行业需求的公式得出行业需求,再将行业需求进一步通过严格的公式转化成未来劳动力的教育需求。这些关系的成立,需要假设的部门产量与行业结构的比例。各个行业教育需求的比例是固定的,而这种人力预测的失败主要因为教育需求与职业、职业需求与经济产出间的关系过于僵硬死板,技术上、组织上、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价格上的不同预测的变动以及部门产出预测的不准确,会削弱教育需求预测的准确性”。
普及化阶段的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呼唤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到了普及化时代,对于人才培养要重新做出定位,即专业教育向后推迟,改变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建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以通识教育、终身学习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综合改革方案中也都提出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产业结构 阶段 甘肃中专学校 铁路学校 甘肃高铁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 西宁铁路学校 甘肃轨道运输学校 甘肃铁路轨道学校 甘肃技校 高铁学校招生 铁路技校 兰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