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英才谱] 此生只为一口“气” ——记我国大气环境化学奠基人、山东大学教授王文兴院士 在食堂和学生一起排队,吃最便宜的清炒豆芽;早上八点刚过就来到办公室;同年轻人一样给学生讲课、参加研讨会、出差实地调查……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8岁高龄、精神头儿十足的老人。他就是我国大气环境化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王文兴。 自1952年大学毕业,王文兴将六十余载美好时光奉献给了工业催化和环境化学科研事业,在工业催化、酸雨、煤烟型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大气PM2.5、灰霾以及环境量子化学研究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如今,在本应颐养天年的米寿高龄,他依然带着学生走在环境量子化学科研的前沿。 “1980年以前,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过” 1952年,王文兴从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工作,此后进入沈阳化工综合研究院。 解放后,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合成纤维、尼龙、棉毛和聚酯混纺等的合成生产,都大量需要催化剂。但当时国外保密这些技术,只卖催化剂,不卖技术。 1961年,从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回来后,王文兴来到北京化工研究院,建立化工系统科研单位中的第一个催化研究室。他一边参与国家进口装置中催化剂性能的技术谈判,一边下功夫研究合成催化技术和催化剂。 在“文革”期间很多专家学者“靠边儿站”的情况下,王文兴研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 “但是,直到1980年,我连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过。”王文兴说,“研究成果都在资料室存着,因为在那个年代,做科研就是为了国家需要、生产需要、工作需要,解决问题就行了,没有其他的要求和想法。” 1980年,王文兴被调到新成立的国家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重点参与和组织研究国家重大环保攻关课题。“我国一直未发生过较大的酸雨问题,这得益于自‘六五’以来我国一直组织开展的酸雨防控科研。”王文兴说。 在王文兴做过的数十个重要科研课题中,有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课题。“就是查清1949年以来,我国酸雨时空分布的基本问题。但是这个项目费时费力,管理麻烦,还不容易出成果。”王文兴说,他在全国建立了271个酸雨收集站位,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山川海岛,为我国大气环境立法和酸雨的控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正是这个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项目,获得了我国环境科技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王文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