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农业大国的过程中,如今让我们忧心忡忡的农业职业教育,将承受巨大的发展压力,也将开启巨大的产业、技术、人才市场。这是中国这个国家要发展必然要选择的方向,也是她必然要突破的聚力点。
那么,为什么说农业职业教育“让我们忧心忡忡”呢?
摆在眼前的现实如此。
在全国范围内的职业院校中,农业职业院校,一直是被职教界公认的“弱势中的弱势”——千年传统中的“跳农门”心理,让农业成为国人心目中低人一等的职业;农村与城市的软硬件差距,放大了农业环境的艰苦。
所以,涉农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普遍面临困境。而进入涉农院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脱农、远农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
在这样一种现实选择的压力和国家发展方向的冲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涉农职教的尴尬。
那么,出路何在?
关键是要“亲农”。
首先,从中央到地方要实实在在地从国家长远发展和现实利益中确定涉农职教的基石地位。参照国际规律和比例,拿出真金白银来,直接扶助农业职教院校和选择涉农专业的学生,给出有吸引力的资助,给出有吸引力的毕业出路。
其次,“亲农尊农”的系列社会工程不可缺席。强大的舆论氛围和价值标榜,对于激发涉农职教潜力,可能既是长期的,更是必须全力以赴的。
再次,从教师到学生,从感情上和现实上接触日渐向好的农业和现代农业企业,尤其必不可少。
最后,产业、行业、企业与院校、师生、政府、政策的全面良性互动,可能是最直接也最具操作难度的一大选择。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