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以为实现‘普九’就大功告成了,却不知道不少农村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无技傍身,只能靠体力挣钱,回乡几年后便成为扶贫对象。”日前召开的云南省两会上,不少政协委员为职业教育没有在扶贫攻坚中发挥“最后一公里”作用而痛惜。
有委员指出,如对职业教育不重视,有可能造成“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巨大努力功亏一篑,难以实现价值转化”。
民进云南省委在向大会提交的建议中不无忧虑地指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习惯把地方的贫困落后归因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却对造成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教育贫困,尤其是职业教育的贫困“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观念落后是云南省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的最大阻碍。”这份建议说,“商家、资金、技术、项目、高端人才可以引进,但立足于云南红土地上的几千万劳动力的素质没办法从外面引进,只能靠自己的教育来提升,尤其是靠职业教育来提升。”
对此,云南省政协委员、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沧山深有同感。“提高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云南一些贫困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却令人担忧。”他举例,2014年全省初中毕业生56.89万人,高中阶段招生48.36万人,约8万人初中毕业后没有再读书,这些人大多集中在贫困县。以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2014年初中毕业生5000多人,1593人被普高、职高等录取,全县高中阶段录取率仅为33.62%。也就是说,2014年澜沧县有6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没就读高中阶段的学校。
“全省几乎每个县都有一所职业高中,但大多办学不景气、规模小,没有在扶贫攻坚、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刘沧山指出,2014年,澜沧县5000多名初中毕业生中,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只有400多人。
王明琼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发展模式趋同,教育质量下滑,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不强,就业率下降,对学生吸引力不大;另一方面,虽然市县两级都建立了职教中心,但是职教管理机构履行职能不到位,导致各职业院校招生秩序混乱、竞争严重,教学资源整合不够、存在浪费情况。
受编制影响,目前职业院校教师严重不足,临时聘用的教师所占比例大。曲靖市职教园区里5所学校的1607名专任教师中,临时聘用的教师就有920名,比例超过了50%。编内教师严重不足,按国家规定的1∶20的师生比标准,该市中职在校生13.8万人需教师6900名,缺编近2300人。同时,“双师型”教师数量少,仅占专业教师的24.8%。
云南省政协委员、曲靖市政协副主席王明琼也对县级职业中学的生存状况忧心忡忡。曲靖市共有29所职业院校,其中中职院校9所。她列举了2010年以来该市中职招生的人数变化:2010年,该市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00463人,中职招生数为43420人;2012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08630人,中职招生人数为38074人;2013年,实际开展招生工作的职业院校从29所减少至18所;2014年,大部分职业院校招生难问题更加突出,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报到率不到50%。
此外,该市的职业教育布局也存在缺陷,中等职业教育占较大比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流通不畅,规模较小,招生制度不完善,学生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提升的空间狭窄,使得很多学生升学无望。
“劳动者素质要跨越,职业教育首先要跨越。”民进云南省委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当前形势下,大多数初高中毕业生都将回乡务农,只有办好职业教育,才能培养新一代农村劳动者。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云南启动了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学生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全覆盖试点工作,对两州农村户籍职业教育学生提高补助标准,鼓励、引导农村户籍初高中毕业生到试点学校就读。截至目前,已有1600名学生因此受益。
这位负责人建议,应总结推广迪庆、怒江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试点的成功经验,以此推动精准脱贫,支撑和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事业发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