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教育改革的甘肃“秦安样本”

发布时间:2016-02-24 11:36:42

浏览量:

分享到:



11月20日上午,下午1点多,走教老师王峰峰和往日一样先在群里给赵文慧、汪凯等5位老师发了消息,让他们在园区门口集合乘车,然后自己背着手风琴,提着教案袋下楼,熟练地发动起走教用车,前往南片区的南七小学和上袁教学点“走教”。

  王峰峰开着走教用车去教学点上课,这在当地农村学校可谓是一件“新鲜”事。

  原来,秦安县为了解决农村学校布点多、班级规模小、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按照“资源共享、联合互助、集中住宿、巡回走教、深化教研、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率先在陇城镇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投巨资建成了集教师日常生活、教育教研、培训交流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教育园区,专门配备走教用车,变过去的学生“走读”为现在的教师“走教”,陇城镇的走教老师们才如此“潇洒”。

  教育园区实现了资源共享

  “陇城镇因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女娲出生于此,故称‘娲皇故里’。近年来,该镇教育事业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和全镇的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极不相称,主要是由于山川自然条件差异大,学校布点多而散,尤其是一些山区教学点饮水、吃饭、住宿条件差,生活艰辛,教师分不来,来了也留不住;年轻教师为找对象、中年教师想带子女进城上学,都想着往城里或川区走,致使教师队伍不稳定,山区学校学生流动较大,造成镇内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所以推进教育均衡的关键最终还是要解决好教师资源配置问题。”学区校长兼园区主任安让金一语道破了建设教育园区的必要性。

  2013年,秦安县委、县政府决定在陇城镇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建设陇城教育园区,实行教师走教、校点一体化管理,教师由园区统一调配,教学由园区统一安排,教研由园区统一组织,单身教师食宿由园区统一保障,通过整合教育资源的办法,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保证了山区各校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探索出了一条贫困乡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记者来到陇城教育园区,教研综合楼门前翠绿琉璃瓦顶熠熠生辉,白色门柱的大厅门口挂着两块鲜艳的牌子——“中国共产党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支部委员会”、“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穿过综合楼一楼走廊,两栋住宅楼红白相间,色彩鲜艳,窗明几净,美观整齐,和新植的松柏、多种花草、蓝天白云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陇城教育园区是集全镇教师吃、住、行、教研教改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服务型小区,分住宅区、办公区及综合服务区,占地15亩,县财政先后投资2916万元,已建成的2栋96套教师周转住房和1栋教研综合楼已经投入使用,新建的锅楼房开始供暖,食堂正常运行。还有一栋单身教师宿舍楼正在进行水暖电安装,预计明年春季可竣工并投入使用。

  “教育园区今年8月运行后,让教师集中在园区居住,实现了身份和角色的转换,过去是教学点和薄弱学校缺音体美教师,课程开不齐开不全,而川区较大规模学校有富余教师的工作量达不到要求——如今,园区教师由‘学校人’变成了‘园区人’、‘岗位人’,由园区在全镇范围统一调度,统一排课,统一考核,教师也不用为分配到哪个教学点犯愁了。”安让金边说边翻开手头拿的一份课程表说,“教师身份的转变引发学区业务职能的转变,以前学校的课程表由学校安排,现在全镇各学校和教学点课程将执行园区内统一安排、统一的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主要是要综合考虑每个走教教师的课程时间安排,学区随时对每位教师此刻在哪个学校上课都了如指掌。”

  该镇现有完全小学7所,教学点12个,教职工142名,小学生1976名。针对学区内校、点分散的实际,园区按照地域把全学区分成许墩、南七、朱魏、头图四条线,每条线配备一辆走教车,负责接送本条线上所有村小和教学点的走教教师,园区根据各校点的所需学科、教师的专业特长、年龄以及工作表现相应挑选了19名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走教老师,到这些教学点和薄弱学科学校走教。

  园区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将12个教学点的387名学生并到规模较大的小学,每天用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共需要校车14辆,估算每天费用为4200元;我们选派19名教师走教,每天接送山区教学点的教师需要走教用车4辆,估算每天费用为900元,这样下来一年可节约开支66万元,加上园区集中供暖、水电集中使用,节约的经费比这还要多。再从课程开设看,巡回走教的3所小学和12个教学点的60个班级开齐音体美等课程共需456节,按编制需配教师42名,现在走教的一个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学校上课,开齐、开足课时只需21名教师;如果对教学点年级学生数1—5人的班级进行复式教学只需19名教师就可以了,充分发挥了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

  合作教研的空间也得到了拓展,园区副主任兼园区教研教改中心主任王军军说,过去一个教学点一名教师,说实话教研活动没办法开展,现在走教教师下去后,几个人可以随时交流;下一步,首先要把园区的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和音体美四个教研组全面运转起来,定期集中在园区集体备课、研讨交流,在园区教学资源网上设立优秀教学课例、教学叙事、教学课件等模块,各教研组互助联合体定期上传相关素材,逐步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积累,实现园区教学资源共享。每个片区同学科教师也可开展集体备课,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探索所有科目教师走教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全镇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

  记者在园区的走教用车上发现了几样东西:手风琴、小型录音机、足球、篮球、乒乓球拍、跳绳、毽子和实验仪器等,原来,这是学区专门为走教教师配置的流动教学设备仪器包,这些教学设备仪器可以随车移动使用,既可以解决受走教学校设备仪器短缺的问题,又减少了重复性投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全镇内师资的均衡配置,既解决了山区学生及留守儿童就近上学的需求,又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推进了教育精准扶贫,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

  “原来好老师都进城或到川区去了,家里情况好的也把娃娃送到川区和县城上学了,在村子里面上学的娃娃越来越少,自从‘走教’老师一来,感觉学校又能接上气了。”陇城镇上袁村村民袁建设说。从村民的心声中明显可以感觉到教师走教远远好于学生走读,尤其对那些没有能力走读的家庭和留守儿童来说。

  当记者下午来到上袁教学点时,一、二年级的学生在院子里上音乐课,孩子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王峰峰老师站在圈中间,然后打开数码扩音器,教孩子们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孩子们稚嫩的歌声在校园里传播。音乐中穿插着游戏,孩子们和老师亲切互动,他们的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他们的歌声穿过校园飘荡在寂静的山村……

  这节课结束后,记者随同王峰峰赶往2千米以外的南七小学上三年级音乐课,全程不到5分钟。

  “孩子们的乐感还是很好,也非常喜欢唱歌,如果正常开设音乐课,给他们教一些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再加上一些舞蹈动作,注意强化他们的节奏感,说不定将来会出音乐家的。总之,音乐教育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走教教师王峰峰说。

  王峰峰原来在陇城张沟附中教学,师范学的音乐专业,今年秋季开学,他主动要求报名到学区当“走教”老师,成了园区“走教”第一人。他5年前就考取了驾照,既是走教教师,又是走教用车司机,为了保证按时到校,按照园区要求他给自己所属片区的老师建了个群,通知走教教师在园区门口集合,每天早上七点二十分出发,然后分赴到不同的村子、不同的学校,去为不同年级的孩子上课。

  园区管委会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杨小军抚摸着崭新的校车有些激动:“太好了,太实惠了,这是县上动员爱心企业无偿捐助的三辆校车,县上领导的确为园区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调动全县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支持,甚至关心到了每一个细节,为了保证教师到四条线的每一个教学点走教,交通部门最近专门为受走教学校正在硬化主线3条支线6条共计约50千米长的村村通公路,一旦竣工,全镇所有的小学和教学点又都能恢复“走教”了。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个旧事物的结束。教育园区恢复走教后,由于各受走教学校教师都为走教教师,55岁以上没有走教任务的教师园区不分配周转房,要求留守原校看护校园,因此这就出现了一个新词叫“留守教师”。但愿随着园区各项工作的完善,“留守儿童”一词永远不再出现在陇城镇这片热土上。

  “走教”让青年教师得到历练

  “没有走教之前,这儿的美术课几乎是空白的,上第一节美术课,发现孩子们连绘画铅笔都不会使用。通过数十节美术课的实践和练习,我发现这偏僻农村的孩子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幼稚懵懂,他们对线条、色彩的感觉同样灵敏,很有天赋,孩子们确实需要艺术的感染,他们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走教的决心,这里的孩子同样需要艺术的熏陶。”美术走教老师汪凯在他的《“走教”日记》中这样写道。赵淑娟从定西师专毕业,是刚刚“入伍”的新兵,大学校园生活的风采依旧,但她批改作业仍很认真投入,表现出几分老教师的稳练。她说“我每当看到孩子们因父母出外打工而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心里就一阵酸楚,内心深处产生巨大的震撼,觉得自己更应该给孩子们教好课,从学业上认真引导他们才对。这时候我忘记了农村学校的艰苦环境和自己向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她热泪盈眶的说:“教育确实根植于爱”!

  “最初在大山深处的一个教学点呆过一年,那时确实很郁闷,学校没电视,没网络,吃完晚饭后,一个人坐在屋檐下发呆,心中感到荒凉、无聊,时间长了就会抑郁,现在白天走教到不同学校,晚上回来后,大家聚在一起办公,探讨教学,对我们工作和身心都有好处。”董晓峰说。

  王峰峰说:“当时要求走教就是为了发挥我的专业特长,想锻炼一下,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最近晚上把1-6年级音乐教材所选歌曲的所有范唱和伴奏全下载下来了,给教学点拷贝了一份,其他老师用起来也方便。我还搜集走教的影像资料,将来做一本册子,记录我们的走教历程。”

  走教教师不仅自己得到了历练,而且调动起了其他教师的教学热情。上袁教学点代课教师杨春霞高兴地说:“以前整个学校三个年级就我一个代课老师,每天教完数学教语文。像音乐、美术,体育等这些课程我没学过,也没有时间教,从这学期开始,来了这几位走教的专业教师后,不仅孩子们更爱学习了,我本人也很受启发,跟着年轻人学了很多新知识。”

  体育老师付耀峰坦言:“三个月的走教我得到的乐趣和收获比我比付出的要多得多。我觉得走教不仅是一种任务,更是一种体验、一种责任,对我自身来说更是一种提升,我将会像珍惜我的生命一样珍惜每一天走教的机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走教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走教工作,使之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园区主任安让金告诉记者,最近出台的《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让我们基层学校看到了新的希望,下一步我们园区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要把对青年教师的关爱和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培养培训上下功夫,给青年教师给任务,压担子,把“走教”作为新教师上岗的第一堂课,让每一位年轻人得到历练,以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安居方能乐业

  11月20日上午,陇城教育园区内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新安装的锅炉点火,烟囱里徐徐冒出白烟,在场的园区工作人员高兴地说终于可以供暖了,供上暖,挤在园区外学校的50多户教师马上就搬到园区来住了。

  董晓峰是陇城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2011年参加工作的,原来学校只分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宿舍,两年前,和在五营中学任教的爱人赵艳丽相爱,到了商量结婚时,房子却成了他俩最头疼的事:在县城买一套房子将近60万元短期内肯定买不起,同时离学校太远又不能住。就在两人为房子发愁时,陇城教育园区落成了,8月份,董晓峰分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教师周转住房,夫妻俩高兴的笑容时常挂在脸上。

  来到园区2号楼一单元302室,门口大红的“囍”字还依旧发亮,二室二厅的新房墙上贴着大红“囍”字,挂着漂亮的结婚照,崭新的家具和橘黄色的窗帘色调和谐,初冬的暖阳洒进卧室,氤氲着新家的气息。

  “拿到新房钥匙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装修,9月26号搬进新房,10月4日园区领导专门为我们举行了婚礼,我们成了园区第一对结婚的新人。”董晓峰坦言,“说实话,以前觉得陇城条件不行,还是想着调到县城或是好点的地方去,现在有了房子有了家很温馨,心也安下了,只要在陇城教书,房子就可以长期居住,我会用感恩的心认真工作。”

  张文杰和李亚敏夫妻都在离园区3公里路的张沟附中任教,说起新房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真的没想到能在陇城镇上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家就是本镇金泉村的,离这里不到七公里的路,父母年纪也大了,老人既能帮着我们带孩子,双休日回家照顾老人帮着干点家务活,农闲时间一家人在新房里享受城市生活,真是两全其美,环境这么好了,根本就没必要往城里挤。”

  学区不仅在园区建设想了很多办法,而且把关心走教教师的生活延伸到走教的学校,记者在南七小学和上袁教学点看到,学校设有专门的走教教师办公室和休息室,休息室内两张床上铺着崭新的被褥,装上了烤火炉,还配备有简单的生活用具,体现着人文化的关怀。

  陇城学区目前有142名教师,其中本镇的有58人,占到了40%,建成后的园区一、二号楼计96套住房已有92套分配到个人(双职工两人算一套),单身宿舍楼建成后,所有单身教师也就能住进园区,教育园区的建成更给这些青年教师吃上了“定心丸”。这些新老师思想活,理念新,潜力大,精力足,他们心里踏实了,工作就能静下心,扎下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教学质量也就一定能提高。

  教育园区给小镇教育带来新的希望

  秦安县教体局局长张耀清告诉记者,建设教育园区是我们促进秦安县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和精准扶贫的一个突破点,从陇城镇教育园区运行的情况看,一是有效解决了山区教学点因学生转学流动造成生源不足和专业教师短缺问题,最大程度地解决农村子女就近上好学难的问题,减轻了农民的教育开支和家庭负担,解放了生产力。二是从根本上改善了山区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稳定了山区教师队伍,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是通过整合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为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希望秦安陇城教育园区的成功运作成为秦安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引擎。

  “我的3个孩子都在这村里上学,现在孩子回到家,就给我们讲今天去学校唱什么歌了、画什么画了,可高兴了。”家住南七村的学生家长文巧莲高兴地说。

  南七小学校长陈继明更是深有体会:“原来音体美课都由其他老师兼任,虽然课程开设但是教的不好,自从来了‘走教’老师后,体育课上有了响亮的口号声,音乐课上有了悦耳的歌声,美术课上有了欢快的笑声,科学课上有了奇妙的惊叹声。”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秦安 甘肃 教育改革 甘肃轨道交通|兰州轨道交通|甘肃高铁|兰州高铁|甘肃技校|甘肃技工学校|兰州技校|职业中专|甘肃铁路|兰州铁路

精彩专题 MORE >
荣誉榜单 职高班、就业班、高考班 普高班

兰州市教育局确定2016年工作重点 尝试普高和职校合作办学

加大铁路建设是扶贫工作的良方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