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演到老”的秦怡正在酝酿新剧本。 蒋迪雯 摄
“这部电影里有美丽的风景,有饱满的人物,有情感戏,还有正能量”。昨日,由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出品、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次向观众揭开面纱。放映之前,94岁的秦怡走上台对观众深情告白。影片落幕后,观众席更是爆发久久未停歇的掌声。
初衷:被那个时代的正能量打动
《青海湖畔》中,秦怡一人包办了出品人、编剧、演员三个角色。秦怡介绍说,是被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打动。《青海湖畔》以青藏铁路建设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以女气象工程师梅欣怡为代表的一群气象工作者,为做好青藏铁路修建的气象保障工作,解决冻土层等气象难题,在高原上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气象科考工作的故事。背负着一颗强烈社会责任心的秦怡决定把这些故事用电影记录下来,“那个时代的人,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没让他们退缩,因为他们心里惦记着国家荣誉和人民利益。”秦怡说:“这两年,我们一直在谈论正能量,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美好,看到正能量,这是我们需要的。”
三万字的剧本,秦怡只花了一个半月就写完,写作时饱含热泪,“一边写,一边演,把每个人物都演完,剧本就出来了。”
拍摄:青海湖畔挑战高原反应
《青海湖畔》从开拍伊始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中国影史乃至世界影史上,都罕有像秦怡这样“拼命”的高龄演员。
“高原上非常冷,剧组里每个工作人员都穿了2件滑雪外套,底下穿2条裤子,人基本上动不开了。”提及自己的身体状况,秦怡轻描淡写:“有一回拍爬雪山的戏,没有人拉我,我就上去了。抗战时期,“8·13”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我在前线做医护工作,拍戏也和打仗一样,无论在拍戏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戏拍出来了,就是最大的胜利。”
但拍片过程还是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秦怡的身体。从高原回来后,她得了腔梗,在家中养了将近4个月,还是没能康复。前不久,为了配合剧组的宣传,腿脚不便的秦怡还是在搀扶下坚持走完了电影节的红毯。
制作:“零报酬”确保后期水准
相比现在一掷上亿,《青海湖畔》二千多万的投资实在是“小儿科”。为此,为影片配唱主题曲的毛阿敏自告奋勇当了回义工,作为编剧、演员的秦怡也是分文不取,“佟瑞欣也一分钱不拿,省一点可以把主要资金用在后期制作上”。
影片送审的时候,原本20天的审查流程,仅用2小时就通过了国家电影总局的特别批准,一个镜头未删,一个镜头未补。
对于外界传言《青海湖畔》是她的封箱之作,“活到老,演到老”的秦怡并不认可,“这并不是我的最后一部作品,我还在酝酿新的剧本。”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雪山 高原 能量甘肃轨道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