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
时间分布背后有“玄机”
——从一堂英语泛读学习课说起
近两三年来,我听了很多课,相继写了80篇听课手记。在交流中,我深切地感到,课堂教学诸多问题的肯綮多集中在“时间”上。“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其中一次特别的计时听课体验。
这堂英语泛读课怎么上的
我听的是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林森老师上的一节高一年级的英语课——《叶小刚》。《叶小刚》是一则介绍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叶小刚事迹的短文,全文仅235个单词,阅读难度不大。时间上安排为1课时,课型定为泛读学习。
课堂上,我边听课,边用手机的计时器准确地记录下每个环节的用时,这里我列了一个表,对整个课堂过程不再赘述,大家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课堂的时间分布。
五个维度看时间该用在哪儿
有人说:这些枯燥的数字能说明什么?你这么听课是不是没事找碴儿?先别急,若从教学意义上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有着丰厚的内涵与活力,也会明白时间该去哪儿。
1.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基本过程时间要“管够”
这节课教学过程用时45分钟,时间结构为:导学时间2分20秒,约占5.6%——基本过程(单词学习、阅读文本、概要复述)34分26秒,占76.6%——拓展(活动体验)8分04秒,占18.8%。其时间分配,“基本过程”份额最大,“拓展”占到一定比例,“导学”也有微弱份额。如此三分,是一个完整合理的结构,时间去向各得其所。
当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情,其过程会有不同的安排,但前两段一般不会变,有变化的应是后段。无论怎么变,基本过程总是主要的,其时间应该用够,后段可能是拓展,也可能是总结、提升、测试、训练什么的,用时比前段多是必要的。本节课由于基本过程中含有训练,不必安排测试,因而用时不多自有道理,在其他情况下,或许还应该多给一些时间才好。
2.从知识建构过程看,时间分配应渐次增加
这里说的知识建构过程,是指一节课的基本内容、主体知识的教学过程。本节课知识建构过程用时34分26秒,具体为:基础强化(单词学习)3分19秒,占9.2%——基本学习(阅读文本)14分钟,占40.6%——核心任务(概要复述)17分07秒,占49.8%。其过程具有渐进式特征,在时间分配上也渐次增多,第一环节的铺垫用时较少,第二环节的基础学习用时增多,第三环节“核心任务”用时最多。整个时间的推移都在渐次指向“核心任务”的完成。因此,这是围绕“核心任务”完成的时间结构优化。我感觉恰到好处。
3.从教学方式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
这节课“教”与“学”的时间结构为:学生活动(含临时指导)33分50秒,占75.2%;师生互动(平等交流)3分20秒,占7.4%;教师活动(讲解)7分50秒,占17.4%。当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难以截然断开,这只是一个大致的统计。从这样的划分可以看出:学生自主学习得到的时间份额最大,教师的指导讲解用去的时间恰到好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贯穿其间,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教学方式的时间分配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焦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各自所用的时间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比例,教学效益才有可能最优化。如何能恰到好处?自然应当因内容、因目标、因学情而定,但我认为应当谨守“一个确保”、“两个杜绝”和“一种方式”: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杜绝满堂灌和题海战、建构主导与主体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
4.从自主学习方式看,三种自学方式要均衡配置
这节课的自主学习用时33分20秒,时间结构大致为:独立学习10分10秒,占30.5%;小组合作学习11分30秒,占34.5%;全班互动交流11分40秒,占35.0%。就课堂教学而言,我以为自主学习的方式就是这三种,操作上一般地说也就是这三种方式并用。这里的“有效”逻辑必然是:先有独立学习的有效,然后才可能有合作学习的有效,再然后才可能有全班互动交流的有效。在这个层面上,这节课三种方式的时间分配几近均衡,相当符合自主学习的规律。
5.从学生的学习行为看,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
这节课学生学习行为的时间结构为:“听”10分30秒,约占23.3%;“看、读”10分50秒,约占24.1%;“思”约3分10秒,不存在比例问题;“议”约20分30秒,约占45.6%;“写”(动笔)约3分10秒,约占7%。当然,学生学习行为的类型交叉性很强,这个统计只能作参考,其类型的列举也不是很科学,我只是想以此为例作一点提醒式的说明。这节课“议”的时间很充分,“听”与“看、读”的时间大体相近,基本体现出现代教学的特征,但是“写(动笔)”的时间明显不足,至于“思”也有些薄弱。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尽管各自的学习行为类型有所不同,但在班级学习环境中,必然是听觉学习、视觉学习、动觉学习、触觉学习、幻觉学习的混合。其中的时间究竟怎样分配更合适?也应当因知识类别、内容特点、难度、课型、学情而异,但其中各有规律,我们应当精心设计和把握,有效地把45分钟合理地分配到各种学习方式上,形成一种和谐的转换时序。
从“瓜分”时间到统筹共享
古今中外,关于课堂教学的种种理论、种种探讨、种种改革、种种争议、种种纠结,在诸多意义上都离不开“时间怎样用”,于是往往演变成“时间瓜分”之争。倘若浏览一下国际国内现阶段的种种教学改革模式,数一数有多少模式是以时间命名或作标志的,就能理解时间的重要意义了。在当下,我们应当刷新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观。具体怎样刷新?我想提出如下四个刷新点:
其一,课堂45分钟应该师生共享。属于学生、应该分享的时间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老师只能用好属于“主导”的时间,千万不要占用“主体”自主学习的时间。
其二,课堂活动时间不妨“三分”。以往,通常都是把课堂教学时间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师活动时间和学生活动时间,我认为,三分为好,即:
一节课时间=教师活动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师生互动时间
互动本应该贯穿全过程,何以要单列?我认为,互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一是以教为主的启发式互动,二是以学为主的点拨式互动,三是教与学或学与学平等交流的互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以为如此三分,可以确保课堂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也就可以确保师生互动时间的充足与有效。
其三,时间的分配应当综合“五个维度”统筹安排。上述五个视角,可以说是时间分配的“五个维度”。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考虑到每一个维度,把握好每一个时间分配点,从而优化整个时间结构。
其四,时间是有价值规律的。45分钟的时间,同样有其价值规律。粗略说来,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时间的价值量与教学因素的结构优劣成正比发展;二是时间的价值量随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呈曲线趋势;三是时间的价值量总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换结构成波动状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构成课堂教学的时间“场”,能使45分钟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能使课堂教学处于最佳状态。
总之,课堂教学时间的使用与分配,应从正确的价值取向出发,这个价值取向应该是: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获得智能;能否实现所有时间的最大价值;能否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是由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甘肃省唯一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公办职业学校。学校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501号
联系电话:400-0931-658
网址:http://www.gs-yx.com/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课堂 时间 甘肃轨道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