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教初中思想品德挫折一课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小学六年级时的一个周末,我和几个小伙伴一同去同学家附近打板栗,满地的板栗球让我们几个小伙伴无从下手,而同学家的爷爷却穿着草鞋往一个个板栗球上踩去,瞬间就踩出了大量的板栗子,当时我就感动了,困难和挫折就好比板栗球,踩上几脚,收获的却是丰硕的果子。
这个故事,我讲的很细致,同学们也听得很入神,甚至还有些同学在模拟穿草鞋踩板栗球的样子,这让我很是欣慰和满足。然而,课后细细思量,竟然也发现了相当多的不足之处:一是时代不同,很多孩子都不知草鞋为何物;二是小孩子力度不够,很难踩开板栗球;三是细皮嫩肉的脚掌和饱经沧霜的脚掌不可同日而语。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鲁莽指引,一种不切实际的“心灵鸡汤”,孩子们倘若是依葫芦画瓢,受伤的始终还是孩子,当时就让我头冒冷汗,下一节课就让孩子们反思上一节课所讲的故事,让我时时都牢记课堂必须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案例”,这些“案例”往往都是个性化的,很多时候一些案例还会带上鲜明的情感色彩,让人无法触摸其真,更有甚者是非矫情无以哗众,非煽情无以动人。拿这些案例去教育孩子,孩子们会答应吗?
教育案例的初衷也许是给教育者以方法上的启迪,但由于教育者与儿童个性的不同及成长环境的区别,任何成功案例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在我们日常的理解中,我们意识中往往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偏见,我们往往认为案例是有血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认为理念是空的、漂渺的东西。真正来讲,那些所谓空的反而是最纯粹真实的。理论给人的是抽象,但我们可以从抽象中浮现出很多形象,而案例虽是形象的,但呈现出来的只是单一或者是真实背后的不真实。
越来越多的教育案例正在钝化孩子们的思维,如果没有了形形色色、欲加之辞的案例会有什么呢?自己!当然,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各种各样的案例,这个我们无法消除,但是我们可以消除强加给学生的案例,可以让学生自己从身边的一切中去选择适合自己情境。学生置身其中,不再为各种假象所蒙蔽,而是主动建设自己的真知体系,使得个性化的生长生根发芽。若能如此,孩子就是他自己。
从喂养走向自主觅食,我们并不能直接改变孩子什么,我们能做的是改变自己,多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孩子,我们可以为他们指指路、加加油、鼓鼓掌、浇浇水、施施肥,让他们在生长的过程中储备应有的素质和能量,仅此而已。至于孩子最终要长成什么,能长成什么,会长成什么,这些都必须由孩子自己做主。
教永远都只是一种方式和途径,育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选择。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所有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面对学生,我们只能是一种引领,引领孩子们过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孩子们自己做主,让适合干什么的成为什么方面的行家。我们的苦口婆心未必就适合孩子们,孩子们的自主觅食,更会有丰富的营养,否则,再多的经验之谈,只不过是抢着为学生的成长犯错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