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严峻就业形势下,职业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渐凸显,总理此次做出批示正是说明了这点。近年来,尽管职业教育在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指示下出台了诸多利好的新政,但从客观效果来看,一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完善任重道远,职业教育在自身定位、体系建设乃至招生等方面仍然面临瓶颈乃至困境。在这种情形下,尤其需要职业教育自身保持定力,坚定信念,挺直自身腰杆,苦练内功,切不可因贪图一时的眼前利益而自毁前程。
最近,有媒体报道,安徽六安市苏埠中学的近40名学生,今年4月份 “应邀”到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参加了一场自主招生“考试”,十几天后竟莫名其妙地被录取,且不能再参加今年的高考(课程)。招考改革本是促进职业教育转型分类发展的重头戏,但由于跟进的配套举措缺乏或者缺少明晰具体的监督要求,加之职业教育自身面临的生源压力,诸多因素使得许多好政策在实践执行中变了样。
不仅只是高职院校,近些年,面临生源不足的危机,不少中职校也饥不择食,自降身份和门槛,把必要的招生程序也免了,个别地方不惜使出歪招,想方设法先把学生弄进门再说。这种自掉身价、只限于抢生源的做法非但不利于扭转当下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被动困局,更把自身发展推向了绝路。
当然,也许会有不少校长说,现在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已经不次于本科生或者还强于本科生了,可是仍然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咋办?这的确是一个棘手问题,但问题是,如果其对策只是依靠花重金收买甚至采取欺骗的手段,其招生和办学又能维持多久呢?其实,只要我们的职业院校能提供过硬的技术和能力,加之政府相关政策的日益配套和完善,假以时日,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职教大环境的整体改变自会到来。但前提是,我们都要有改革的紧迫意识,都要有众人捧柴火焰高的“捧柴”行为而不是相反。
进一步看,改变职业教育窘境,当然需要的不能只是职业教育自身的努力。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奔赴日本大肆抢购马桶盖的新闻炒得沸沸扬扬,使得马桶盖几乎处于断货,但有细心者发现,在日本大阪的电器商场,马桶盖的外包装上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说明,中国人并不缺相关的技术甚至必备的职业素养,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环境,不仅需要职业教育自身“强身健体”——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和一流的教育,其“获得感”要让老百姓和考生实实在在地看得到和感受得到;同时,相关的行业标准、执业标准和薪酬制度改革等配套举措都要切实跟进、保障支撑,职业教育的腰杆才能挺得更直更有劲儿。
生源问题的确是当下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但这也为职业教育全方位改革、找准自身定位提供了契机。面对老百姓的选择日趋理性多样,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外,职业院校尤其不能自乱阵脚,自毁长城。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