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教育逐渐独立于普通高中;
第二步是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
为适应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扩大专科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从一个中等层次上升为专科层次
第三步是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
重点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从而形成中职、专科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和专业硕士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不难看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源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推动从“制造大国” 向“制造强国”迈进。也是我国主动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变革的战略选择, 也是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以“五大工程”(现代学徒制推广工程、绿色技能开发工程、制造业工人技能提升工程、产教创新联盟建设工程、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为载体,推进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对接, 培养一批高度胜任现代制造业岗位的技术技能型“制造人”。
图注:我国竞争力及创新力指数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同时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是在基本实现工业3.0的背景下实施的,而我国仍未实现工业化,因此,既需要抢占制造业高端领域,也需要整体提升制造业水平和实力。为此,既要制定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规划,提高创新力,也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整体谋划。我国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中低级产业向中高级产业迈进,发展优质制造、精品制造,适应新形势,这一切都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育咨询的资源体系也在逐渐完善。
联合办学
我国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中低级产业向中高级产业迈进,发展优质制造、精品制造,适应新形势,联合办学的教育咨询整合,这一切都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型
2015年我国人均GDP仅为8280美元,在世界各国(地 区)排名73位,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现象。根据中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老年赡养比约为8∶1,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比例将迅速降为5∶1;2030年为3.5∶1;2050年为 2∶1,老年赡养负担接近德国和日本,较英国和美国严重。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充分挖掘和发挥人力资本红利。就像最近如火如荼的职业经理人
根据2015年 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20%样本计算,如果劳动者从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转向第二产业的资本密集型就业岗位,要求受教育水平提高1.3 年;如果转向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就业,要求受教育水平提高4.2年;即使仅仅转向第三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就业,也要求受教育水平提高0.5年。
如果劳动密集型产业情况下,初中毕业生就可以胜任,如果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建立与新的产业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体系,需要至少有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和相关的技术技能。
按照《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5 年,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90%。若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一方面技术型人才无法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低教育对我国未来产业发展24-48年的影响,如果不抓紧时间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不仅影响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也错过了最佳培训期,对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后患无穷。
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2020年完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 入学率达到90%。根据近几年毛入学率每年增长0.5%的事实,到2020年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高入学率也为中职教育提供了平台与机会。
中职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的比例,瑞士是80%,德国是70%,欧盟21国是52.4%, OCED国家是45.9%。而2014年我国仅为45.8%,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职业教育 “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针, “在保障学生技 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因此中职教育仍有很大的进步与发展空间,来者可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