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国重器》的震撼,到《大国工匠》的感动,人们清晰地感觉到,一股“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清新之风,正在吹散几千年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浓雾重霾,“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逐步成为新的时代风尚。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再次为这股时代风尚增添了一个注脚。大国尚技,这样的榜样感召,这样的氛围营造,在中国制造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有着别样的意义。因为在向“中国制造2025”挺进的征程中,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成为制造强国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
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前所未有的重视
出境旅游的国人多有这种体验,千里迢迢背回的奢侈品或日用品,在其不显眼处,通常印着一个“Made in China”的标签。
数字回应着人们的这种感受。在这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度,超过200种工业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大到高铁、轮船,小到纽扣、签字笔,全世界人民都在享受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
不过,强大的中国制造也有自己的尴尬。我们的航天员可以坐着中国制造的飞船上天,但我们的百姓却常为国产马桶的漏水而抱怨。原因固然很多,其中重要一条是,我们可以为保证一艘宇宙飞船的焊接质量而找到高凤林这样的顶级焊接工,但我们却无法保证每一个工厂雇用的都是受过职业训练的技能工人。因为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的数量还不足5%。
中国制造正处于努力摆脱“低档货”的刻板印象,从低端制造业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战略机遇期,国家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据统计,职业院校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以上,特别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从业人员有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成为高素质产业大军的重要培养基地,成为契合产业升级、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中坚力量。
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还有民生方面的考量。与其他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直接地面向就业,特别是面向青年就业。因此,对于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谐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实保障。
中央历来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这5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份重视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印证:
一是以国务院的名义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描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蓝图。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等六部门还共同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二是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倾斜领域,全方位支持学校能力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2013年全国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达到2543亿元,与“十一五”初期相比,年均增长25.3%;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33亿元,年均增长43.6%。这些投入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对学生的资助,中职免学费已覆盖近90%的学生,助学金覆盖近40%的学生,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助学金的标准从1500元提高到了2000元;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的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2009年源自四川的“9+3”模式,已经推广到青海、甘肃、云南等省,6年来累计招生5万多人,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扶贫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多次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重要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就在几天前的“五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劳动、技能与创造做出指示,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止一次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指示。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部署,提出“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6月23日,他接见了来京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代表并发表讲话,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放在实现中国经济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
2015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亲自率队赴河南、重庆开展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这也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一项执法检查。张德江在启动会上谈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是保障改善民生、保证充分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职业教育。2014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俞正声主持召开全国政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会。会上他指出,职业教育问题关系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竞争力提升,关系亿万劳动力就业,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