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工匠精神需要培育,这种培育既需要政策导向,也需要教育的介入,尤其以培养高素质产为工人为已任的职业教育,更应成为培育工匠精神的“基地”。
一个具有某种“精神”的群体,一定有其自我的追求。强调改善工人的生存环境,改变人们对于“工匠”的看法,让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人能体面和有尊严地生活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高铁专业学校不能认为在大幅度提升“工匠”们的生活水平以后,工匠精神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和其他各种精神一样,工匠精神也需要适宜的土壤中经过精心培育才能形成。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有人甘之如饴,即便放弃一些物质享受,也要追求其精神?是这些人境界高吗?我看未必。这类人是值得尊重的,这无可置疑,但如果一定要把他们拔高到道德水准普遍高出社会的平均水平,在我看来有道德绑架的嫌疑,更有让人望而却步的反面效果。有人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准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也有人认为工匠是“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我认为绝大部分的工匠仍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干活,所以谈不上“修行”,但是工匠一定会从心底深处认可自己做的工作、作品是“美”的,即便嘴上不说。要培育工匠精神,先要要让劳动者认识到“劳动之美”。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的工作给自己带来了愉悦时,工匠精神也就开始在他的内心萌芽了,只要认真呵护和培育,那么这棵小苗将会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个人的行为准则。这套准则与道德有关,与金钱也有关,还和很多其他因素有关,但它本身是独立的。培育这棵小苗成长的养份,有理想、责任、信念,也有金钱。
作为以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为目标的职业学校要做的,就是要为学生播下一颗种子,并让它们发芽、生长。要能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发现行动之美。
这里所说的“行动”是教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来自于“行动教学法”这一术语,有着一般意义上的“行为”、“活动”、“行动”等含义,描述的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按照实际职业工作过的要求设置的各种训练或真实的工作过程,当然也包括劳动这一概念。换言之,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会接触真实的工作过程或者从事仿真的训练,这是一个良好的培育工匠精神的时机。
行动之美体现在哪里呢?当自己做出来的机器开始动作,做出来的电路开始发出声音、亮起灯光,甚至就算是锯子锯下一块不算规则的铁块、用毛笔写下歪歪扭扭的大字,都会让学习者产生愉悦感,对这种感觉的正向的激励将会强化这种感受,长期和多次反复的强化将会产生“美”感。在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学生都是兴奋的、快乐的,而老师对于这种兴奋与快乐则利用不够。老师对蹒跚起步的学生鼓励少、指出问题的多。更是很少从课题安排的角度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活动,只是单纯地要求满足技术要求。钳工、车工、铣工能不能安排学生做上一两件满足学生审美需求的作品?电工能不能安排一点电灯安装、维护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回家炫一炫?这点点滴滴正是“行动之美”的起源。我自己在学校学习钳工时,有制作小榔头这一项目,原本的榔头是做成四方的头以满足尺寸要求即可,但带我们组的一位工厂来的老师傅却在任务完成后让我们继续锉去四边成为八角榔头,甚至开炉淬火——其实做成八角榔头仅是好看而已,并不能继续训练什么,而做榔头的钢淬火效果并不好,淬火也将令榔头失去原来的尺寸精度。然而我们一个组的同学却都兴奋莫名,而其他各组的同学也是羡慕不已。这个行为究竟是播下种子还是为其添水加肥,各人情况不同,但它让亲手做榔头的我们感受到了“行动之美”则是真实的。
年复一年的教学,让老师对能令学生欣喜、快乐的“作品”产生了审美疲劳,很难产生“美”的感受。不过,教师的行动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学生行动”的设计、准备、组织。当甘肃轨道高铁学校学生在教师所精心设计的“行动”中收获美时,教师自己也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果,获得了美的感受,因此,老师与学生一起发现行动之美,在这样美的行动中身心愉悦,培养各自的“工匠精神、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