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难管、中职教育难办,是不少中职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任何一种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任何一种畏惧困难的退缩回避,都会将中职教育引向歧路,降低职教品质,贬损职教声誉。只有基于问题进行“诊改”,并抱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学校进行创新“打磨”,职业教育才能越办越好,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深秋的山城永嘉,处处如诗如画。
下午三节课后,浙江省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的广场上人声鼎沸,广播里流淌着轻快的音乐,稚气未脱的学生们围着五片羽毛球网,开心地为打球的同学呐喊“38,39,40……”这是学生们在进行“永不落地”羽毛球趣味比赛。若是在平时,许多教师也会“混杂”在学生中间,忘我地陶醉。
望着眼前的一切,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寿斌教授陷入沉思。两年间,一场以“永不落地”为特色的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彻底改变了一所学校、一类学生、一群教师,改变了课堂,改变了理念,破译了一所中职学校的管理难题。
“委托管理”,重托之下寻求“诊改”之道
与眼前的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相比,两年前的境况完全不同。
通过全国招标、资质审核、组团考察、最终评定等一系列程序,2015年8月,永嘉县委、县政府与上海翔宇教育集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将“永嘉学院”交由翔宇教育集团运营管理。
永嘉学院包括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永嘉学院、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永嘉县社区学院三部分,其中永嘉二职校在保持公办性质的基础上实行“委托管理”。以苏州工业园区职院院长单强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承担了“委托管理”重任,王寿斌担任永嘉学院教学副院长。
所谓“委托管理”,说白了就是改变“运营方式”。根据办学协议,永嘉二职校在改制后保持“学校公办性质、教师公办身份、经费财政渠道”不变,唯一改变的是如何去创新管理。
彼时的“委托管理”,并非锦上添花,而是断臂求生。从校园环境和实训条件看,永嘉二职校是全县办学硬件最好的学校之一,但学校管理和办学绩效却与政府期望存在很大差距。早在2009年,政府就尝试对学校进行改制,后因种种原因没能善终。
此次改制虽然最终签约,但几经周折,全校上下已是“元气”大伤,管理混乱、招生无序,处处呈现出与“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不相称的衰退现象。特别是教师的状况令人吃惊,由于对学校改制心里没底,绝大多数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择了提前分流离校,留下的是政策范围内不能离开的年轻教师和中层干部,全校教师平均年龄26.5岁,70%以上的教师教龄不足3年。
恰在此时,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将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
在王寿斌看来,文件当中的“诊”就是“诊断”“自查”,“改”就是“改进”“改变”,而“教学诊改”则是以“教学”工作为突破口和抓手,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改进,这正是学校迫切要做的重要事情。等不及上级文件的三令五申,等不及省厅市局的层层推进,一场基于现实问题的“教学诊改”在永嘉二职校悄然展开。
“永不落地”,创新规则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在永嘉二职校,“永不落地”是师生人人皆知的特有名词和专项活动。
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综合素养也参差不齐,学习没兴趣、玩起来没目标是普遍现象。细心的王寿斌发现,学生们下了课便无所事事,只会抱着手机玩游戏,诺大的操场上几乎见不到人影。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敢玩、指导学生会玩,避免无事生非,成为王寿斌最想求解的难题。
一个偶然机会,永嘉学院羽毛球队应邀到永嘉中学进行球技“切磋”,一向只谙学术研究而不善运动的王寿斌被“冷落”在一边无所事事。队友吕修军邀请王寿斌参与打球,并耐心地“陪练”。为了能让王寿斌接得住球,吕修军尽可能地将球打到他最好接的地方,竟然成就了史无前例的32个来回。这一意想不到的“成就”瞬时激发了王寿斌的教育灵感——让羽毛球“永不落地”。
“中职学生难于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想学不会玩’,尤其是很多学生相当缺乏自信心,不排除通过惹事闹事来‘刷存在感’‘树威信’。要让这样的学生爱上学习、遵守纪律,首先必须让他们找回自信,这也是中职学生管理的主抓手和突破口。”如何引导学生从不敢玩、不会玩到乐在其中?王寿斌切身感受到,改变现有体育活动的规则,或能吸引无数像自己这样的“体育弱者”勇敢且自然地参与其中。
于是,一系列“永不落地”的创新规则被改写出来。像乒乓球趣味比赛,原来的单打独斗变成以小组为单位的相互成就,志同道合、性格相近、水平相当的学生可以自愿组成团队进行“挑球”比赛,比赛成绩也不再是单纯追求“置对方于死地”,而是关注在“让球永不落地”的前提下相互能够接到多少个球。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区别化的训练,新的规则在时间掌控、击球速度、落球点限制等方面增设不同的难度,针对学生偏爱“闯关晋级”的心理特点,模仿围棋的“段制”对球赛进行“分段”设计,让学生在持续不断的“打段升级”中找回自信。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永不落地”活动已经由最初的乒乓球,逐步拓展到羽毛球和篮球,学生的选择面越来越宽,参与率越来越高。以“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让羽毛球永不落地,让自信心快乐飞扬”为宗旨,“永不落地”活动通过将“强对手变成好队友”“严肃的竞技比赛变成有趣的对抗合作”,让学生“放下手机抬起头,享受运动真快乐”。越来越多的学生从球赛中找到自信,学习兴趣被深层次激发,课堂纪律明显好转,相互关爱的合作意识得到强化。
“基于问题”,求新求变挖掘学习“兴奋点”
“永不落地”活动的成功,让王寿斌养成了事事“基于问题”的“诊改”习惯。王寿斌开始思量,学生从玩球中可以找到自信,那么如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增加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性和趣味性,让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兴奋点”?
当时,浙江省正在大力推行中职教育的选择性课程改革,开发和开设选修课成为顺理成章的课改要务。年轻教师不会开发选修课,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供辅导,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手把手地传授;没有现成教材可以选用,学校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动态生成”,边备课边上课,下课后修订教案、上传网络管理平台,学期结束进行全面整理。
为了鼓励教师开发更多的选修课,学校以每门课2000元的价格购买教师开发选修课的知识产权;教师如果教授自己开发的选修课,课时费标准大幅上调;教师出版选修课教材,学校给予全额资助。一系列举措多管齐下,全校教师很快开发了91门以项目体验为特色的选修课,经学生自主选择,56门课成功开课。由于学习内容是学生自己所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课堂秩序峰回路转。
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较好地解决了学习内容的可选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创客空间的建设与开放,让学生通过项目体验提升了学习兴趣,通过“做中学、玩中学”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
自2016年6月开始,王寿斌带领一批思想活跃、敢于创新的“关键少数”教师,以名师工作室与创客空间“融合创建”为特色,以“教师带着学生玩”为宗旨,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地方产业布局,同时建设了涵盖项目化教学实训室、机械电子产品研发中心、泥塑木雕工作坊等八大专业领域的创客中心。
创空中心各空间由一位专业名师领衔,与多位跨学科教师共同组成导师团队,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带领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学校允许各空间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开发市场化项目、承接校内外业务,并分享经营利润。各空间常年、全天候面向师生开放,许多教师借助空间资源开发选修课、生成特色课程,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培训市场拓展等工作得到同步提升。
“‘永不落地’的不仅仅是球,也不仅仅是学生的自信,更是一种改革的精神,只有改革创新‘永不落地’,办学‘诊改’永不懈怠,职业教育才能有更大的希望。”望着不远处仍在继续的“永不落地”羽毛球比赛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思维 甘肃轨道高铁学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铁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