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上实操课。 图片由市人社局提供
又到毕业季,近年来,全国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不过,来自技工院校的毕业生们在就业市场上却显得胸有成竹、如鱼得水,尤其是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被用人单位“订购一空”。是什么让技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如此“叫好又叫座”呢?
技工院校毕业生成就业市场“抢手货”
“我们学校毕业生近三年整体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5%以上,并实现了逐年递增。工科类专业中、高级工月起薪点分别达到了3000元和3500元;文职类专业中、高级工月起薪点分别达到了2000元和2500元。”韶关市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办主任徐彪在谈到学校今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时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能力普遍较好,我市技校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广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形势一片大好,重点专业的毕业生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随着企业规模化的发展,以及自身管理规范化和用工规范化的需求,企业对技能人才层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企业对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比以往更高,对基层管理人才的选拔从原来的在一线直接挑选表现好、产量高的员工,转变为选择“科班出身”、操作更熟练、技术含量和可塑性更强的“专业蓝领”。在这一背景下,技校毕业生的优势突出。
据悉,模具、数控、电气自动化等工科专业岗位颇受单位欢迎,会计、营销、电商等文职类专业的就业量比同年往期都大。就如开头提到的院校,今年该校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已经基本实现就业,部分专业甚至出现了一“生”难求的现象。
校企合作开启“三赢”模式
高就业率的表象下,折射的其实是技工院校努力推行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学校、市场和高度融合、高度贴近的办学机制。据悉,为了更好地贴合市场需求,我市技工院校办学一直坚持以技能为立足点,以市场为风向标,不断深化与职业资格体系的对接,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深化产教融合,实行“量体裁衣”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怎么办?学校专门花费巨资购入专业设备改善硬件条件;为了跟上市场的步调,积极与企业协调,直接引入企业的先进设备,实现学习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触。
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市场脱节,怎么办?除了让教师经常到企业进行学习调研,确保教学知识的随时更新外,还根据企业的需要定向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推荐相关专业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甚至在部分专业中,企业直接派技术骨干到学校参与教材的编辑,使教学内容始终与企业要求保持一致。
学生离校后无法适应岗位,导致员工稳定性不高,出现用工中常见的“留人难”现象,怎么办?采用顶岗实习的模式,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就适应了油污、铁屑和飞溅的火花,习惯了机器的轰鸣声,上岗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的环境和工作、生活节奏,这不仅使他们掌握了操作技能,也磨练出了顽强的意志。同时,学校定期开设职业素养、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与企业的磨合,尽快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优质专业一“位”难求
往年,技校招生问题往往让老师们头痛不已:对技校生戴“有色眼镜”、认为技工院校毕业生只能干技术层次偏低的工作、技工院校毕业出来工资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小等问题,都影响着一大批家庭。在如何为孩子选择一条合适的学习、发展道路上,社会曾经不约而同地“低看”技工院校一眼。然而,随着技工院校连续多年90%以上的一次就业率,不低于高等院校毕业生的起薪点,“一技在手吃穿不愁”的想法改变了大家对技工院校的偏见,报读人数也在逐步增加。现在不仅总体招生人数见涨,一些优质专业的学位更是早早就被“抢空”。
我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然而技术工人的从业数量与现实需要还存在明显差距,相信不久的将来,社会对优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微信公众号:gsrtts
轨道运校学校东校区
咨询QQ:3239182397 2993815968 3156913328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551-575
地址:轨道运校东校区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蒋家坪1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