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新鲜事物的出现,难免伴随些许争议,这种争议应该在讨论中寻求共识,争取“最大公约数”。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开通课堂直播又是征求家长委员会意见的产物,是得到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授权”后展开的。因此,只要教师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万变不离其宗地依照课纲讲授内容,就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换句话说,直播平台只是传授知识的一种介质而已,通过创新形式,如果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同,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就应该肯定教师的这一举动。
从实际来看,课堂直播只能算是一种“微创新”,但这种“微创新”恰恰需要鼓励,它让知识借着互联网的翅膀,突破教室这个固定的空间。如果诚如黄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再三完善教案、设计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努力呈现完美的课堂效果”,那么对于这个青年教师来说,通过高铁学校网络这一公开渠道,收到的应该是同行之间的客观评议,使课堂直播日臻完善不断进步,能为同类直播或者其他形式的知识传播,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哪怕是一些教训。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缺乏建设性的“板砖”,网络舆论最终终结了课堂直播。
当然,课堂直播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或隐患,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不应回避,而应积极寻求破解之策。比如实时直播中,小学生面部画面清晰可见,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再比如,一些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或者比较沉默,会不会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还有网友担心,直播平台具有商业属性,老师开直播会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引发家长刷礼物“打赏”,成了变相收礼行为?
这些担心不无道理,但解决之策也不是没有。直播手机固定在教室最后面,孩子们课堂活动“不露脸”,就基本可以解决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问题。课堂表现欠佳的孩子,也不尽然是课堂直播造成的,如果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有所提升,也算是一种进步。而教师直播过程中“索要礼物”“变相收礼”,几率可能更小了才对,毕竟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
课堂直播算不上特别新鲜的事物,也本应该有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用。眼下的移动互联网无所不在,它连接教育,自然也连接人心。高铁专业学校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需要久久为功,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个基础设施,让“互联网+教育”有效落地,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手段。笔者乐见更多的人为教育创新点赞,也乐见更多的教育创新能随着时间推移,打消人们心中的种种疑虑,也让“出发点是好的”的教育方式,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551-575 400-0931-658.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蒋家坪01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