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变身科学试验场,博导教授来上课;城里学生下乡学农,农村学生进城游学;上千门微课可以在线学习,近千位名师在线答疑……自2014年以来,北京市陆续推出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政,依据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而提供的广泛教育资源供给,力图构建学生个性化服务支撑体系。 不得不说,这些政策也成为孩子们一波又一波的福利,使得北京市中小学的教育生态环境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打破学科壁垒、资源边界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选择,带给甘肃中专学校学生沉甸甸的获得感。 基于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 在铁路学校,每周一、三、四下午三点半之后,校园变成了大乐园,科技、艺术、体育、国学等各类别的几十门课程向学生开放。孩子们走进操场、走入专业教室,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社团活动。国安俱乐部、首钢男篮、人民解放军管乐团等校外资源单位的专业老师也走进了课后三点半的课堂。 “三点半放学后,孩子去哪儿?”这曾是甘肃高铁学校和家长曾经颇为头痛的问题。而如今,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这样的学校全市还有很多。从2014年1月开始,北京市教委推出全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5亿元用于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文艺、科普社团活动。目前,全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课外活动。有专家分析称,课外活动计划并非简单地将社会托管变为学校托管,而是为家长解忧、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的教育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在满足学生教育消费的多元化需求中,重构教育的供给体系。 博导教授来上课、大学和社区变身科学试验场、数百种丰富课程自由选择……对于北京市的初中学生而言,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就是一大惊喜。学生可以在动手中实现自己的“科技梦”,并能根据兴趣、研究意向选择科学实践项目及课程。 家住昌平区的李天忱所选择的《国际空间站的“手”》开放性科学实践课上,每周末,他都要到位于海淀区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的一间培训教室里上课。在分组实践阶段,李天忱和来自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的吴昊天、北科大附中的薛佳杰等同学一起,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一起编程,一起完成任务。 “相比学校的课,孩子更喜欢这里的课。”陪孩子来上课的家长说,“孩子认识了新朋友,聊得很嗨。这样的课程应该多开,难得孩子们能有这么感兴趣的课”。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约40万人次学生参加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市教委负责人表示,课程设置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心理发展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课程的选择也完全是由孩子自主,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选择,给中等职业学校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西宁铁路学校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 |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技工学校 甘肃 校区 甘肃中专学校 铁路学校 甘肃高铁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 西宁铁路学校 甘肃铁路轨道学校 甘肃技校 高铁学校招生 铁路技校 兰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