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国家基于考试太多、证书太滥,对职业资格证书开始清理,不少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业院校课程教学顿时陷入了茫然状态,少数教师甚至出现埋怨情绪,但更多的职教工作者对职业资格证书的清理整顿持欢迎态度。当然,职业教育中的“双证制”也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资格证书制度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双刃剑” 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与学历文凭制度并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经过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调整之后重新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影响是直接的、正向的。一是开始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二是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调整课程设计;三是依据职业技能定级要求制定教学要求(甘肃中专学校)。 应该说,这种主动或是被动接纳来自业界的相关因素渗透,对于促进职业教育密切与生产领域的联系,对于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需要“两张皮”现象的出现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当然,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深刻的。一是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沦落为取证导向的“考证教育”;二是重技能轻理论的技能教学导致课程设置的“缺斤少两”;三是“短平快”的顶岗实习让学生的生产实践锻炼成为变相的“廉价劳动”。 从即时效益看,这种以取证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大背景下,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短缺的矛盾,而且也能使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技能人才快速地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但从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规律看,其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一是职业教育目的的“舍本逐末”,即从能力培养的“终极性目的”变成了证书获得的“阶段性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随意增删”,即支撑人才培养的“逻辑”课程体系变成了“无序”的课程切片;三是教学行动的“非组织化”,即“学制型”的职业教育变成了“短期性”的职业培训(铁路学校)。 资格证书也是职教质量评价的重要形式 从事职业教育和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总是在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职业院校在颁发学历文凭的同时还要让学习者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无论是中职校还是高职校,他们的学历文凭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比起来,在全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似乎显得“成色不足”。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其择业就业需要体现其特定职业实际工作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另外,作为一种人才评价制度,职业资格证书通常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劳动保障部门或行业部门)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因而具有评价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因而,从职业院校教育评价角度来看,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价。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为了获得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不得不通过获取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来彰显其特色和优势。 尽管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可以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形式,但并不能作为全面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符号”象征。由此可见,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目的的职业技能鉴定不仅不能取代职业教育自身的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充其量也只是学历证书制度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甘肃高铁学校)。 事实上,鉴于职业资格证书分为水平类证书评价与就业准入类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资格证书颁发主体的多元性、部门性、地域性等太多、太乱、太细现象,为简政放权,降低人为设定的就业门槛以及消除部门逐利行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要求,政府各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已先后6批取消了319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量的52%,只保留具有法律依据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充分说明,国家清理职业资格不是取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而是强化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依旧是具有权威性的人才评价形式,同样也是评价职业院校学生具有社会认可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资格凭证形式。 对接资格证书的同时不忘生产需求导向 职业教育确立“双证人才”培养理念,甚至提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教育主张,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教育的属性决定的。《职业教育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依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尤其是在就业市场化之后,“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倒逼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寻求以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为主要目标的外部支持(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应该说,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助推作用,是密切行业与职业教育关系的重要举措,但是在推进“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一专一证”的对接在职业资格证书所蕴含的利益空间中得到极度的放大,从而演变成“一专数证”的“考证热”。 五花八门的各类考证,不仅借助着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名义在职业院校各专业中表现出逐利的冲动,而且严重干扰着职业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更有甚者,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看成是一门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国家对职业资格证书开始清理之后,职业教育的“双证制”也面临着调整。一是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不是以职业资格证书来取代学历证书,而是推进双证“融合”,即以准入类的资格证书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二是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不是以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来代替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内容,而是促进技能鉴定的内容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内容的“整合”,即是以有机的衔接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考试评价。三是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已被取消的水平类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再作为浪费学生精力与财力的教学导向,而要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企业生产实践锻炼中去(西宁铁路学校)。 总之,获取准入类职业资格证书是必须的,但这不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职业教育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踏踏实实地组织基于人才规格的教学,因为职业资格证书直接反映的只是与职业岗位直接相关的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而人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是不能以证书来衡量的,只能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积淀、生成与孕育。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