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霁岑:班组群找伴儿里的真实教育
班组群是个大家庭,有三个不同年级的孩子组成,还有“孩儿爸”、“孩儿妈”“舅舅”、“小姨”……孩子在班组群里的同伴一下子就多了,毕竟以前是自己班级中的同龄人,现在多了弟弟妹妹、哥哥姐姐,我觉得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幸福的事情。
然而,不同年龄的孩子在班组群中学习、生活,给教育增加了许多难度,随着孩子有了更多学习和交往的机会,他们也会遇到从未经历的困难……
以前,我认为孩子之间的交往找个伴儿很容易,尤其是五年级的孩子,按照常理来讲,高年级更容易,可事实不是,孩子们找个伴儿挺不容易的。
在第一次班组群的项目学习中,我让所有的孩子找志趣相同的伙伴儿结成小组,正当孩子们热情似火地寻找同伴儿时,我发现一个五年级男孩子在哭泣,询问后得知,他不敢去三四年级找伴儿,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了胆怯、退缩、茫然,但他心里知道必须要完成结组的任务,所以他急的哭了。于是,我鼓励他大胆地问问旁边的三年级小姑娘有什么爱好,他的同班同学也过来拉着他的手,陪着他找伙伴,最后他终于结成了小组。
下课后,我看到这个男孩子并没有因为有了小组而高兴,我想:这就是他从未经历的困难吧。从他的身上我也真切的感受到原来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的交往方式不一样,性格特点不一样,学习状态不一样……连找个伴儿,对他们来说都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协同。
班组群里“孩儿爸”、“孩儿妈”“舅舅”、“小姨”……就是孩子们的导师,在聊天中,我们谈到了这个男孩子,音乐老师告诉我们:他有钢琴优势,已考到八级!多了不起!我们就想给予这个孩子机会,给他搭建平台,让他展示自己的才能,或许他会在这个大家庭中有成就感。
接下来就是学校的合唱节活动,这个男孩子顺理成章地承担了钢琴伴奏的任务,他弹的特别好,当天还穿了燕尾服,整个人都特别酷,一下子就引起了班组群其他孩子的关注,通过这次活动,他得到了老师、伙伴的赞赏,他腼腆地笑了,脸红的像个大苹果,他终于让大家看到了自己闪光的一面,在班组群中真正有了空间存在感,有了归属感。
我想:在班组群中会有一些像他这样的孩子,如果利用我们的课程和活动让这些孩子有用武之地,他们会更加自信,在赞扬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那么他们获得的归属感、依赖感会让他们更好的融入我们的空间和集体中。
在接下来的班组群项目学习中,这个男孩子的粉丝越来越多,他更加自信,神采奕奕,他的心扉打开了,就愿意在小组中承担任务,也主动为弟弟妹妹做更多的事,在学习中他有了真正的责任感,把自己当成了榜样,现在真是一个大哥哥。
在班组群中,我见证了一个孩子从找不到伴儿到逐渐有了归属感、责任感的成长,特别激动,或许在孩子眼中,我只是他的语文老师,但是因为有了班组群,我有了另一个身份,就是孩子们的导师,导师不仅教孩子学习,还是他们的陪伴者、激励者、指引者,我感觉自己的角色在发生明显的转变,从关心孩子的分数到关注孩子的成长,这就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在育人。
班组群让我和其他老师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我们开始想以前根本不想、不敢想的事,这里可以让什么样的学习发生,这里可以让什么样的成长发生,原来教育还有许多种机会与可能发生,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探索,我们的行动……一切都因有了班组群而在发生改变。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年龄段 小组 怎么办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