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突出强调了对教学质量和教学全过程评价的重视。因此,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反思,重新构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课堂教学评价改进思路,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学管理行为,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运行制度,才能激发教师改进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在当前一些高职课堂教学评价中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评价中“评人”和“评课”错位。在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和实施中,一些高职将教师当成了教学评价的唯一客体,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变成了对教师的评价,这种偏离现象使得一些教师为了获得学生较高的评价,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迎合学生,而不是考虑如何上好课上。究其原因是教学评价中“评人”和“评课”错位了,无论是外部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教师同行评价,还是学生评价,“课堂教学”才是评价客体。
第二,缺少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一些高职课堂教学评价过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进程安排是不是合理,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是不是巧妙,就连教学互动的评价,如“教学中有没有师生互动”等评价指标,也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评价,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要。有些高职虽然设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但由于评价指标抽象,缺少直接的描述性评价指标,评价人无法从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直接评价,只能靠推测加工来评价,而不同的评价人推测加工的结果也不同,降低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第三,缺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长的评价。一些高职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将教师作为评价的焦点,以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习得的知识量来设计教学评价指标,比如:在评价指标里只看到对教师传输知识点的评价,而未见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评价内容大部分是评价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行为,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表现;教学质量评价后的改进措施也是围绕教师的教学艺术展开,很少有如何解决学生困难、如何帮助学生成长的措施等。这样的教学评价导向,会误导任课教师只关注如何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无法从教学评价结果中找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更不知道如何去改进教学和帮助学生成长。
第四,缺少便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可测指标。一些高职表面上看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但由于评价指标的设计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指标的内涵只能草草填写交差,从而影响了教学评价信息的客观性。一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设计语义模糊,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时不知道怎么作答,比如“掌控得力、导入恰当、互动融洽”反映的其实是教师在教学中三个方面的情况,放在一起评价实在难以操作。二是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超出学生理解范围而无法准确作答,比如“备课认真、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反映的是教师的备课情况,学生很难准确评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