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 董云川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政府督学,云南省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省高教评估事务所所长。专注于大学精神及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伴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高等学校从无到有,由少至多,由弱到强,其间关于什么是“好大学”的争论无休无止。孰大孰小,孰优孰劣,何以丈量?创新与守成,期待与失落,如何权衡? 近年来,相对于教育的数量与规模,高等教育遭遇日渐严苛的质量拷问。然而,教育的周期性特征使得直接的质量诉求很难立竿见影。一旦质量与品相关联,作为品质的追求就更需要与利益无关的智慧和赤诚;更进一步,教育品质的实现,又离不开“品格”和“品味”两翼的协同。唯有三位一体,相互支撑,质量目标方能水到渠成。 好大学者,品格当先。品格是一种德行,独立品格体现大学格局,它指向事物本身的意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卑不亢,高洁之处方显独立品格。品格根植于文化,只有经过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品格才可力透世故,凸显独特象牙塔文化与精神特质,于此,方能承载教育者的寄托,附着求学者的期望,具体表述就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好大学必须回答的第一问。 毋庸置疑,大学拥得“头衔”和“地位”,并非能够同步攫取品格及其精神特质。有学者认为,一些所谓的名牌大学,逐渐沦为“商品市场”,陷入既热闹又矛盾的商业化困局。只有那些真正演化为学术殿堂的好学府,才能够培养既健康快乐又特立独行的人。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载体,只有遵循教育规律,追问学生需求,适应学术发展,摒弃跟风,持守真谛,淡然守望,关注人文,创新科技,情怀多于工程,人性高于物性,品学自然皆优。 好大学者,品味有道。品味不可模仿,不能复制,独到的品味体现大学的气质与涵养。品味关乎内涵,外显于抉择,内源于价值。大学品味反映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大学?”这是对好大学的第二问。 如此观照,中国的许多大学几乎都是一个“味儿”。从培养方式、评价机制、管理模式到校区规划、文化建筑等都似曾相识,像一个模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复制,无非大小方圆稍有差别而已。品味无疑是大学文化追求的体现,文化的实质是多样化存在。“五味”“七彩”“八仙”“百家”之后方能够有滋有味,才会特色鲜明,也才可以求异创新。 好大学者,品质为重。大学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来自于各种具体元素的完美结合,从校长、老师、学生、管理者到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等,每一个环节需要对自身品质追求和各元素之间的有效对接。而这所有的指向,就是人才培养。因此,“大学拿什么来培养人?”是对好大学的第三问。忽左忽右,忽冷忽热皆为大忌。 呼唤意味着缺少。人们对好大学的呼吁和追求,正说明构成大学优良品质的各要素自身存在问题,各环节之间的配合存在问题。目前大学中权利位格精密的院系切分,分分合合的学科体系,成本庞大的行政组织,简单化的考核方式,机械的评价机制,刻板的服务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大学正逐渐远离“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综合的”科学思维。而既不科学更不人文的大学,要去奢求卓越的目标无异于天方夜谭。 “大学之大,就在于视野和胸怀宽阔,不局限于一己之见;高等教育之高,就在于立意高远,不拘泥于当下之功。”大学的发展,需要哲学关怀,也需要科学引领,离开此二者,大学格局就会变得狭隘,了无品格和品味。品格和品味直接决定大学的高度和深度,没有大格局、大胸怀,大学的高度自然难以企及;失却个性与特色的追求,大学的深度也挖掘无门。以“复制—粘贴”形式存在的中国大学,指望在模式与口号声中实现卓越,终究南辕北辙。 倒推回来,大学腾飞,需要走出功利“质量观”的裹挟,立足高品格,培育真品味,注重好品质。品格与品味两翼相助,品质作为主轴发力,前端教育质量的目标自会实现。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