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科大人的血液里,有着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到刚入职的“青椒”,都在为新学科建设提供动力。
被誉为“中国太赫兹之父”的刘盛纲院士,从电子科大成立时就来校工作,如今83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天早早来到实验室工作。
太赫兹波是处于宏观电子学与微观光子学过渡区域的电磁波,是电磁波谱中唯一待全面开发的频谱资源,在电子、信息、通信、生命、航天、国防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应用前景。20余年间,刘盛纲牵头组建了太赫兹科学协同研究中心,推动了以电子科大为牵头单位的国家“973”重大基础项目“太赫兹重要辐射源、探测及应用的基础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立项,并带领电子科大的太赫兹研究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代表,33岁的计算机学院“牛人教授”邵俊明也传承了老成电人的创新精神。他在2015年创新性地把神经科学和大数据结合在一起,仅凭一张大脑的核磁共振图像,就能辅助医生提前预测出老年痴呆症。
如今,邵俊明又把类似技术运用到了其他精神疾病诊断上,可通过患者脑部的核磁共振图像,成功判别出忧郁症、精神病、精神分裂等病症。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老中青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