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支教”不搞“蜻蜓点水” ——湖南科技大学“微漾公益家族”探索高校支教新模式 下了28路公交车,顺着铁路桥,走过几条蜿蜒的水泥路,浑浊池塘对面是一所小学——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富强学校。近日,湖南科技大学“微漾公益家族”的支教大学生侯晓堡和队友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富强学校特聘老师或特聘助教证书。 就近进行支教,开设适合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实际中不断改进与积累,让支教走向长期化……一年多来,“微漾公益家族”一直在探索高校支教的精准化。 农村小学生渴望丰富有趣的课程 “你觉得今天的英语口语课和音乐课怎么样?”“真有趣!可惜我们偶尔才会有。”2014年5月31日,第一次支教活动,小学生的回答引起了侯晓堡对支教的思考。他意识到,农村小学生十分渴望丰富有趣的课程。回来路上,“我们可以为农村小学生开设他们喜欢的课程”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此时正值湖南省开展“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首届芙蓉学子精英成就计划”,支持省内在校大学生扎根社区持续开展公益活动,为社区带来有益改变。这给了侯晓堡启发,决定在学校周边开展支教活动,主要教授英语和音乐,并开始招募成员。 10个、20个、30个……没想到报名的人数越来越多,最终有近百人。大家的热情很高,但英语好的只占少数。侯晓堡将目光瞄准了两位“标杆人物”:校英语俱乐部的陈凯莹和李仲琛,他们都曾获得过省级英语比赛奖项。两个人的加盟,使侯晓堡对这次支教充满了信心。经过层层筛选,由36名成员组成的“微漾公益家族”诞生了。 他们立刻行动起来:联系湘潭市教育局,拿着支教方案一一进行走访,最终与富强学校达成协议,在该校四至六年级开设以英语口语为主、形体舞蹈为辅的课堂,各班每周开设1—2节课。 每到周二和周五的5、6节课,富强学校讲台上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拿着自制的卡片、扯着嘶哑的嗓子、挥舞着灵活的手臂,带着活力四射的小学生们大声朗读英语、学习形体舞蹈。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