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学必考”,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是本次中考改革的一项重大变化。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改革之前,中学教育阶段存在“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全科开考”可以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基本质量。
不过,“全科开考”也自然引来了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的疑问,面对这一质疑,郑富芝解释:“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这次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克服分分计较;在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要求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科目之外,不是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总成绩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在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看来,“全科开考”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比较重视传统意义上的中考科目,所以中考科目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这次改革要求我们一定要解决各学科师资配备均衡问题”。
作为先行先试改革试点的山东省从2014年开始采用“分数+等级”的方式进行招生录取,语、数、外3科采用分数呈现。据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介绍,随着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山东基础教育的面貌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课程教学开始从“考什么教什么”转向“学什么考什么”,课程方案得到了全面落实。
这一轮中考改革另一项变化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指导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毕业又是升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多重功能。
在郑富芝看来,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