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国学作为支撑,孩子们很难置身于“古今中西”文化场景,不易比较鉴别、融会吸收“古今中西”智慧,不利于自我拓展和人格完善。 近日,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在一次演讲中介绍,100多年前的中国学者,越是准备留学或正在留学,就越是要多学一点国学。他还提出国学是“国性之所寄,国魂之所托”,认为学好国学有助于留学人员保持自己的“国性”和“国魂”。陈先生的这些观点颇具启发意义,提醒人们应该重视留学人员的国学教育工作。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国学”有三个特定的含义:一是“中国之学”,如梁实秋所说,国学是中国自产、区别外来文化的学问。二是“传统之学”,如胡适所说,国学是研究中国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三是“国魂之学”,即陈来先生所说的“国性之所寄,国魂之所托”,这是国学的基本价值和主要功能。 近代以来,很多有识之士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负笈出国,远渡重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留学潮。其中,绝大多数留学人员取得成功的原因,不仅在于其志存高远,还在于其具有深厚的国学造诣——不论是褒奖国学的王国维、陈寅恪等,还是批判国学的胡适、陈独秀等,甚至包括与国学研究不密切的科学家如竺可桢、苏步青等,莫不如是。他们或幼年接受国学教育而终身受益,或早年立志研究国学而身负盛名,即使反对国学,也会有的放矢。 国学之所以能助力留学人员取得成功,能更好地培育其“国魂”,套用冯友兰先生的观点,是因为他们更容易处于一种“古今中西”的文化境遇,所以既能通过中国国学贯通古今智慧,又能通过他国学问融会中外智慧。进言之,国学对他们并不是一个包袱,相反是一种资源和动能,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判断古今文化优劣、体会中外文化短长,从而能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敏捷的思维,学好本学科知识,提高报效祖国的能力。 资料显示,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留学生源国,2015年出国留学人数高达52万人,在外留学总人数超过120万,留学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显然,新形势下国学教育和出国留学两者之间出现了一个漏洞或盲区,即越来越多的孩子,因要到国外读大学甚至是初高中,所以在国内学校接受的正规国学教育越来越少。结果是,因为缺少国学的熏陶,缺乏文化的定力,孩子们容易接受他者的文化,容易在异国迷失自己的文化身份,甚至会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国学作为支撑,孩子们很难置身于“古今中西”文化场景,不易比较鉴别、融会吸收“古今中西”智慧,不利于自我拓展和人格完善。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加强出国留学人员特别是低龄孩子的国学教育,有必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做的工作,无非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大学特别是中小学的国学教育,适当提前安排国学课程,逐步加大国学教育占比——这是教育部门可做的事情。二是通过传统节日、经典诵读、国学竞赛等多种方式,营造热爱国学的社会氛围——这是社会各界可做的事情。三是多给孩子买点国学书籍,督促和引导孩子学习国学——这是家庭可做的事情。不过,提高国学素养关键还要靠留学生自己。出国之后,留学生们既要积极参与当地中国文化活动,也要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国学,努力做一个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外文化的使者。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