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机“技师”着急技工短缺
“现在愿意到一线的年轻职工少了,关键岗位的高级技工也少了。”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说,他所在队有35岁以下年轻人45个,占到总队人数的近半。其中,大中专毕业生、技校生逐渐成为企业用工主体,新一代矿工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不过,他表示,相当多的新矿工存在实践经验不足、适应岗位时长等问题,加上井下技术骨干逐年退休,新老接替断层问题开始突出。像他们队45个年轻人中,有“技师”职称的仅1人,“高工”的有4人。
“一些年轻职工还存在‘眼高手低’的思想,愿意干管理,不愿意干操作”,董林称,这造成企业在编岗位充足、关键操作技术人员短缺的“奇怪”现象。
董林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建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培训,为企业提供实用性、技能型、复合型技术人才。同时,提高关键岗位薪酬福利待遇,加强舆论引导,吸引年轻人自愿向一线关键岗位流动。
水道女工遭遇后继乏人
全国人大代表王润梅是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第二道路排水养护管理所水道三组组长,20年来一直工作在水道清掏工作的一线。
她表示,刚参加工作,当时由于城市平房多,人口密度大,公共厕所少,许多居民将生活垃圾倒入下水道内,经常造成地下管道堵塞,上班第一天,就在打开井盖的一刹那,“被一股恶臭顶得气也喘不上来,恶心的就想吐”。
但她觉得,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而且行行出状元。20年,她熟悉了太原市最繁华也是最低洼地段的水道:132条街道,1万多个井盖。
“按照养护常规,小街巷的下水道每月要清掏一次,对于易积水地段,养护更加频繁。”这些脏活、累活她都不怕。
讲到最发愁的事情,她说,三组一共八个人,班组成员老化,而且,随着城市的建设,管辖范围越来越大,但是人越来越少。
王润梅建议增加一线工人编制,同时通过薪酬分配,吸引年轻人能扎根基层一线。
农林教师忧心人才培养
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的人大代表马瑞燕一直从事生物安全教育和研究,认为农产品安全是个大话题,也是个热门话题,可是现在很多学生都“奔非农口的学校和专业去了”。
她表示,农林教育集合了农业和林业等焦点问题的弱势方面。第一是生源问题,大多数高分学子们奔非农口的学校和专业去了;第二是进入学校以后怎么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第三是如何让好不容易选拔出来的高素质人才留在田间。
作为曾经的学生和现在的老师,她谈及上述问题的原因,她认为农业艰苦的行业,加之未来就业前景不佳,让许多高分学生弃而远之。
她以研究的生物防治举例称,从原始研究到应用研究,都没有必要的支持,而且很多已经招收进来的本科生未必留在农口,研究生情况就更不容易乐观。
马瑞燕还表示,像现在该校三分之二学生来自农村,三分之一是特困户,因此建议减免学费,让那些真正想留在农业上的人留下,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