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95后”时代的到来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原来许多有效的管理制度面临挑战,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新驱动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互联网+对“95后”高职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反映在人文特征上的互联网情结、热衷于虚拟世界的体验与建构,兴趣支配下的学习能动等,需要从互联网思维破解。 ·实时课堂与虚拟课堂功能的互补,大专业与专业“小”方向定制,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功能上重新定义,课堂如何“玩转”手机,如何对待处置学生“缺课”等现象,互联网+倒逼高职院校的传统管理。 问题聚焦: 高职教育当下绕不过去的几个“坎” “老”教师们的困惑:1995年以后出生的学生开始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日制学生的主体,面对这些“95后”,60后、70后的“老”教师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这究竟是哪儿发生了问题?当下的高职生,不带笔进课堂、没有写笔记的习惯已经很常见,唯有手机形影不离,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管?高职生逃课现象不断在漫延,许多课程教学维系的“尚方宝剑”是考勤及旷课处罚,但有的学生不到课堂也能学好考好,这样的学生好还是不好? 想转专业是不少高职生的苦恼,其中两种情况居多:一是入学时因高考分数所限,只好服从专业调配,但入学后“初衷”难改,对调改专业没兴趣,学态消极;二是报考时对专业缺乏深入了解,进校后方知与自己的求学期望和爱好兴趣不相符,以致学习主动性差。基于学生个性化优势兴趣的发展,高职专业互通的“绿色”之道该如何建? 高校中不乏创客族,这类学生边读书边创业,其中创业业绩骄人、头顶“创业之星”“创客翘楚”等光环而学业“挂课”、背负“肄业生”的现象不少,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面对这类创客学生,学校该怎么办? 问题探源: “95后”高职生的成长基因和互联网人文特征及高校管理体制透视 “95后”高职生的成长基因透视:1995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可以说是成长于新世纪的一代人。21世纪过去的20年,世界之变及中国之变,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95后”很多是“浸泡”在互联网中长大,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他们身上的时代印迹也十分鲜明——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和亲近感远远超过前代人;对互联网新媒体极具敏感性,有极强的吸收力;视野开阔知识面广,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多样,心智发展超前,早熟度突出;个性张扬,善于、乐于在虚拟世界中建构和体验,社会交往及现实沟通能力较弱,空虚感较强,等等。 “95后”高职生的互联网人文特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在互联网相伴成长的特殊环境及熏陶下,现代高职生在学习中较为突出的互联网人文特征是——崇尚个性化学习,具有浓厚的自我主体意识和热烈的时尚追求,在兴趣驱动下对课程学习及教师教学的喜厌情绪不掩饰;盛行“拿来主义”,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善于依赖互联网去求解,主体缺少实际调研或向教师请教和与同学讨论的意识;专业定力多向,在校虽归属于不同的专业,但“心猿意马”的心态很广泛,对专业认知的边际较为模糊,喜欢按自己意愿去虚拟“专业”和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及培植相关能力。 高校管理体制窥探:纵向分析高校的管理体制,历史的形成性和时代的渐变性十分突出,这也是教育规律的使然。但从高校管理的“变”与“不变”对应现实社会,尤其是结合教育实际来评估,管理体制的滞后性和固着性较为突出,如专业管理格式化——专业化管理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基本单位和主要途径,尽管管理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内容块状的封闭性强,专业与专业互通的渠道少,跨专业管理机制匮缺。同样,学籍管理中的僵化现象也较明显,特别是面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择课修习,规章里如何实行学分替换,学校定制而又与学生意愿相违的必修课如何适时调整,既定的学籍主导与变化的学生学习主导怎样融通等,问题确实不少。 问题应对: 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大专业设置与小方向定制联动。专业与专业认同、专业要求与专业化发展,本质是制度与人(学习者)的关系,根子里就是相对的“不变”与“求变”的统一体,因此,高校没有专业划定是不行的,但是专业的口径宽窄、范畴大小、兼容强弱等仍有调整的空间。针对“95后”高职生自我设计、自学能力强,以及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条件,高职院校专业适宜大口径、宏观化定位,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个体专业方向选择的余地。学生依托专业再选择具体的、自己想做也愿做的专业方向。学校定专业学生选方向,专业导向与个性化发展诉求相兼顾,这是社会、学校、学生多赢的好事。 课程理念更新与课程职能重配。高职院校传统教学中,有必修和选修课程之分,前主后辅。互联网时代下,为尽量满足学生优势兴趣的发展和个性化学习,对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功能需要重新定义和再认识。大专业建制的必修课程是大口径的基础性知识讲授和学习,与原来主要承担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学有根本性的变化。相反,大专业课程匹配中选修课程的权重已经增大,它承担着具体专业方向的专业化学习及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这是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理念及设置的一次颠覆性改革。因为传统教学中必修课程是专业教学的主渠道,而现代的“教”不再以新知识讲授唯一,随着以大院名校统领的精品网络课程的大量推出,相关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可以由学生通过网络课堂在课外自学完成,而传统课堂已经逐步演化为问题释疑和学习成果分享的一种形式,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则将成为教学的重点。 课堂上“玩转”手机。当前,许多高校为了防止学生课堂上因手机分散学习精力,斥资搞屏蔽、教室安装电子监控、手机上课时统一管理等,技术方法更新不断,但时间一长都不了了之。那么,让学生将手机“玩”到课堂是否可行?笔者曾对经常在课堂玩手机的学生作过追踪调研,惊奇地发现这些学生课堂上“玩”手机促学习的并不少,他们碰到老师讲的意犹未尽的感兴趣话题,或碰到一个未听懂的问题,或因课堂内容突发奇想产生探究欲望,手机就会迅即派上用场。同时,还发现一些上课经常不带笔的学生共同的做法是把笔记做在手机上,课堂中用手机拍下认为值得关注的信息,课后再结合网上学习扩充做成文件卡,一门课程集成的资料是传统笔记无法比拟的。因势利导,教师如何利用手机功能和学生对手机的兴趣来辅助学习,许多做法也值得借鉴,例如课堂教学中新知识拓展、理论问题解答、相关技能适时模练等,就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操作。总之,按互联网+的思维审视,手机进课堂,带来的是实时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交合,是群体学习与个性学习的互补,教学中引导,借“玩”为学,无疑是“95后”新课堂的新要求。 拆除滞后的教学管理“围墙”。互联网+的时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而高职院校的课堂则变得越来越大,东半球欠发达的高校学生也可同享西半球著名教授的课,同门课程有数不胜数的精品课案供选择。与之不谐的是传统的“小学校”围墙仍然很坚固,如学生听学校安排的教师授课是“法定”的,不到课堂视之不学和违纪。教师教学有不同的风格,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的喜好,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允许学生个性化学习,兼容学生的网络学习与校内课堂学习,传统的束缚有必要废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职生自学的能力和条件已经具备,鼓励他们个性化多样性学习,可以从制度上完善和创新。另外,为了学生个性化优势兴趣的发展,学籍管理中替代课程的制度也可加大灵活性,在学校定制课程外也给学生自主定制学习课程的空间。例如,学生希望选修跨专业的相关课程,在兴趣使然下产生对专业外某些课程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以创业体验或实践替代某些课程的实习与实训等。当然,在制度层面要规范,学生应提前向学校呈递调课申请,陈述调整课程的理由,并提出替代课程的名录,在学校批准认同后实施,学习过程由学生自主掌握,学校重在目标及质量的监控和考核。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时代性和“95后”高职生主体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涉及面很广,实践的选择是遵循规律顺应自然法则,宜“疏”不宜“堵”。 |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高职生 互联网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