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装备改革 ——专家解读《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 技术融合引领教育教学变革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竺建伟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坚定了教育装备的工作信念,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更高的水平上促进教育公平,让每所学校都有特色,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学科整合,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育人观念,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转变职能,打造三大平台 一是围绕中心,建设高效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平台。二是聚焦应用,建设专业的教育技术装备研究平台。三是立足公益,建设优质的教育技术装备服务平台。 二、注重研训,提升基础教育装备队伍专业素养 着力开展实验教学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充分整合一线教师、教研队伍、专家学者等有生力量,打造一支专业指导和服务中小学实验教学的研究队伍;建立激励机制,通过中小学实验教学评比、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示、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优秀实验室评比等交流平台,培育一支课堂教学与实验操作能力双优的教师队伍;探索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设置、资格准入、培养培训和定期考核制度,培养一支有效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三、技术融合,支持和引领教育教学变革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微课程、MOOC、开源硬件、学习分析技术等新型资源和工具,简化教学管理渠道,转变授课形式,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实验过程的记录和指导,丰富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质量监管,建立全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全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教育装备质量监督责任。一是研究构建市区校三级监管体系。二是强化教育功能,开展教学仪器设备产品适应性评审。三是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做好教育装备常态化管理与服务。 推进教育装备工作需加强统筹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李白燕 赵雪彬 陈应清 教育部近期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意见》的出台是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切合了当前基础教育装备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高度重视。重庆将充分落实好《意见》要求,推动重庆教育装备工作取得新发展。 ——统筹规划,深入推进学校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 抓住国家实施“全面改薄”教育装备项目、“初中工程”等项目建设的投入机遇,继续保障全市教育装备经费的持续投入,坚持生均公用经费的10%—15%统筹用于购置基础教育装备。 ——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教育装备工作体系 加强市级、区县、学校教育装备机构自身建设。加强市级、区县、和学校三级教育装备机构班子建设及监管和技术服务体系,修订完善重庆市教育装备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 ——开展创新实验室建设,促进学校教育装备与课程标准的融合 从2016年开始,配合我市课程改革创新基地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高中、初中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为起点,开展创新实验室建设和中小学教育创客空间建设,抓好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层面的学科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建设。 ——抓好图书馆(室)的建设应用,构建泛在学习环境 充实完善市级数字图书资源,利用重庆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平台和区域化中小学图书管理平台优势,搭建重庆市中小学“互联网+”书香校园阅读与管理服务平台。围绕书香校园的建设,把图书馆延伸到校园的每一角落,在教室、走廊以及其它公共区域设立书架、开放式书吧等,形成校园处处有图书、随处可读书的环境氛围。 ——加强教育装备的管理应用,保障装备有效应用 服务教育教学,推动教育装备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推行实验室、专用教室全天向学生开放。 教育装备应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施建国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教育装备的支撑,新出台的《意见》为新时期全国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指明了方向。 ——创新实验室装备为素质教育提供有效载体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装备服务学生发展,必须立足课程改革,以培育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为切入点,同步装备创新实验室和学科教室建设,构建适合分层分类教学需求的专业教室。 ——拓展中小学图书馆功能,为文化发展提供平台 图书馆从来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信息技术及“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使得图书馆装备朝着泛在化、数字化、开放性、互动式方向发展。 ——丰富教育装备,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支持 近年来,浙江省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浙江分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科全覆盖、知识点全覆盖、特色鲜明的优质数字化资源,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发挥信息化装备作用,支撑教学管理精准化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影响是根本性的,直接促进对管理流程的再造。信息技术支撑教学管理创新,一是促进管理的精细化。二是促进管理的智能化。三是促进管理的科学化。 ——加强教师装备应用技能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全省已建成150个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学科网络教研平台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应用。2010年,浙江省建成并运行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以“网店”的模式,实现培训机构自主开设课程,49.3万名中小学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推动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的革命性变革。 技术从来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信息技术大革命的今天,教育装备正支撑教育发生变革。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加快形成新的教育发展驱动力,推动教育基础变革和创新。 构建中小学装备工作“四个支撑” 湖南省教育生产装备处 姜乐勇 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已经出台,作为一个在省级教育装备部门工作了23年的老兵,参加了文件的征求意见工作,研读文件多遍,下面仅以做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四个支撑”,结合本人工作实践浅谈感触。 第一,以规范完整的教育装备标准体系支撑基础教育装备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国家“薄改”项目的实施,教育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意见》的出台肯定了教育装备工作的重要性,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意义非凡。 第二,以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支撑基础教育装备工作。《意见》强调将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教育装备职能机构。这一点对于我们一线工作的同志来说尤显重要。望《意见》出台后,各地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能引起重视,按文件要求,将信息、电教、装备部门整合,形成管办分离、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新型教育装备工作机制。 第三,以完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机制支撑基础教育装备工作。《意见》首次明确评价体系及配套指导,将会推动基层教育装备工作真正实现高度的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 第四,以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支撑基础教育装备工作。《意见》中强调了提高教师水平,加强相关人员培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将老师应用能力培训及考核评价纳入工作内容,制定培训计划,这是推动教育装备应用的最直接举措。 《意见》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中小学装备改革发展任务,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这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大背景下,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我们将在系统内部开展宣传贯彻工作,精细研读、充分领会,更科学、更有效地做好教育装备工作。 使教育装备成教育发展新动力 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张庆 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新形势下推进全国教育装备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也为成都市“十三五”教育装备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落实意见要求,使教育装备成为新的教育发展驱动力。 突出“四个重点”,确保教育装备品质。 第一,注重需求导向。教育装备必须坚持以学科内涵为要求,以保障和支撑国家课程实施为主体,服务与引领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 第二,注重学科引领。成都市将充分利用教育装备构建新型学习环境,注重跨学科融合,丰富教学的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学习,培养合作和探究精神,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三,注重技术支撑。教育装备要时刻关注技术前沿发展以及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可能性,通过技术引领,持续推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 第四,注重质量管控。建立装备配备工作技术规范和专业规程,在计划立项、经费预算、编制方案、政府采购、合同履约、质量管理、风险防控、资产监管与运维服务等方面把好质量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提升“三种能力”,凸显教育装备价值。 第一,提升教育装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及时和便利的服务可以让广大师生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增强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自信力。 第二,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学科教师通过开展科学观察和实验探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实现课标要求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全覆盖。 第三,提升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教育装备要为学生的发展构筑多元化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创设随时随地随需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推进课改需要教育装备支撑 温州市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陈建淼 教育部近日下发的《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教育装备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一份纲领性文件,为全国教育装备工作者指明了今后教育装备发展方向、目标和途径。 当前国家正在进行课程改革,以新高考改革为代表的考试制度正在悄然变化。《意见》以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为主线,积极推动基础教育变革与创新,有力支撑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教育装备的支撑,在按照标准配备教育教学所需装备的同时,还要根据课程改革需要及时调整。比如:在高中课改过程中,浙江进行新高考的试点,学校按照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优势,设立特色化个性化的“7选3”走班模式,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促进“课程、课堂、课业”,进行一体化改革,提倡选择性学习,使学校特色内涵向纵深发展的过程,就需要更多的教育装备支撑。 《意见》明确提出建设综合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学科功能教室、教育创客空间等教育环境。鼓励对现有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以适应学生学习需要。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有效实施途径,在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的同时,注重教育装备特色发展,为各校创新教学方式提供物质基础。 最后,为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提一点建议。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建议先选择一些城市和地区作为试点,沿海和东南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较快,重在优化结构,实现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内陆和西北发展欠发达地区,重在均衡提高配备和管理水平。这样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铺开,到2020年全面实现普通中小学装备标准化。 把装备工作拉回教育教学主阵地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张又伟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相信随着《意见》的深入实施,必将有力助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一、构建新的工作格局 随着教育改革与科技的发展,教育教学装备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原有的教育教学装备研发、供配、质量保障体系正在重构,亟待建立起新的统筹规划、保障服务和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重新构建新的中小学装备工作政策体系。二是重新定位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战略地位,把装备工作从逐渐被边缘化的错误认识,拉回到了教育教学主阵地。三是重新定义教育装备工作的发展格局,提出建立完善规范的五级装备治理工作体系与机制,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要素深度参与、相互促进的装备发展格局。 二、完善新的治理结构 《意见》是一个时期以来第一个全面引领、规范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当前的重点工作。 一是健全标准体系,提出要形成规范的国家装备标准体系,今后还要系统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二是推动科学配备,提出各地要遵循装备和技术生命周期规律,实现配备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提升质量门槛,提出各地要将标准写入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并建立教育装备进入学校的科学实验和论证机制。四是增强创新能力,指出要完善教育装备科研体系,围绕教育装备各个层面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推动全面应用新的常态 《意见》围绕全面加强教育装备常态化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抓手。 一是强化装备应用,推动教育装备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推动教学和育人方式改革。二是加强教师培养,构建教育装备应用的教师通用技能与学科技能课程。三是健全考评机制,指出各地要建立教育装备建设及应用效果的动态调查、监测与评估制度,建立教育装备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装备工作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陈东升 历时17年,教育部出台了促进基础教育装备改革发展的新文件——《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面向教育现代化,作出了“十三五”期间深化装备改革的重大部署。 装备工作是教育教学的支撑,与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志。改革和发展教育装备工作是庞大的任务体系,但核心是要有一颗确保高速运转的“心脏”。建立标准体系并提高装备应用水平,建立完善规范的从中央到学校五级治理工作体系,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社会各要素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无疑是这一心脏的三条“大动脉”,无疑是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装备工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源泉活水。 ——装备工作改革发展的精神源泉:建立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相协调,与国家课程标准相匹配的国家装备配备和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实现装备配备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和使用常态化。 装备工作的任务是服务教育教学,必须坚持育人为本,深度融合。教育装备要与课程建设及学校文化深度融合,要与师资培养和教学实践深度融合,还要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目的是要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装备工作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政府相关部门、学校、事业、科研、企业等各要素深度参与、相互促进的装备发展格局。 装备的本质是教育产品和服务,必须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获得优质产品和服务,培育、引导、规范教育装备市场,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指导和监管,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形成有效配置资源机制。还要强化社会监督和用户导向,最大限度吸收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各方代表参与教育装备工作。 ——装备工作改革发展的保障源泉: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的国家、省、市、县、校装备工作体系与工作机制。 基础教育装备遵循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推动装备工作重在形成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机制;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机制;顶层规划,逐级细化的机制。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各地因地制宜地确定教育装备发展路径。 建立素养本位的装备配备标准体系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刘强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聚焦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其中5个维度是今后深化装备改革的关键。 解决核心问题,建立素养本位的教育装备配备标准体系。要跨领域、跨组织、跨部门整合多种学科,联合攻关,科学细致地将核心素养培育嵌入教育装备标准中。在新标准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我国地区及城乡差异,既要以基本标准为根本,又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步伐。 解决底线问题,完善质量体系,规范配备机制,保障进入学校的装备产品质量。加快制定教育教学装备质量标准。在教育装备配备中,遵循装备和技术生命周期规律,建立装备配备工作技术规范和专业规程,严格按照《招投标法》规定进行采购,培育、引导、规范装备市场;强化社会监督和用户导向。 解决关键问题,全面提升应用水平,服务教育教学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一要推进目标功能转型。二要重构现实的物理学习空间,鼓励对现有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三要树立开放观念,学校空间和学习时间都要更加开放。 解决支撑问题,加强教师的装备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应用水平。相关师资培训项目要重点关注教师如何有效使用装备创设学习环境,实现装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学校和地区装备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纳入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将教师装备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考核体系。 解决牵引问题,加强装备科研创新,使教育装备走在科学技术应用和认知科学研究的前沿。加强装备科研工作,应成为“十三五”时期教育装备工作的重点。要完善装备科研体系,围绕装备各个层面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装备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装备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