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愈艰苦,科学研究成果却愈加显著。“抗日战争爆发后,竺可桢校长就带着浙大师生和家属开始了西迁之路,路途的遥远和环境的险恶没有打败他们,反而使浙大从一所默默无闻的学校迅速转为一个高等学府。”讲解员张志静如此说道。狭窄的教学场所、朦胧的桐油灯,再加上漫天的战火,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竺可桢和浙大的老师、学生们却依然能潜心钻研学术。在此期间培养的众多的优秀人才中,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就有谷超豪、胡济民、程开甲、程民德、戴信立等17位。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追求科研的道路上,这些学者们仍始终践行着浙大人的“求是”精神。然而现在,当我们拥有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就学条件,但却出现了学术造假和抄袭等现象,学术研究愈加偏离了“求是”之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钱学森之问”成为我国人才培养之殇,科学研究的“求是”道路应该如何继续前行?
所谓“求是”,“求”,即追求、探究,“是”,真也,《说文解字》引申为真谛、规律、本质。“求是”即探究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活动的奥秘、规律,同时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求是”精神应当如何应用在当代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是我们当今教育人士亟待思考的问题。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竺可桢先生把“求是”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他曾反复强调:“求是精神”就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
在今天,无论做人、做学问、做事情,求真求是的精神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真理来不得半点虚假,高校的人才培养,在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求真求是的精神,唯有拥有这种求是科研精神的人,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思辨思维的人,进入社会才能做出更加扎实的贡献。无论学校整体的科研工作,抑或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只有拥有了求是精神,才能在科学研究的征程上不断地发现真理,开拓创新!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求是 真知 科学研究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