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公开课普遍存在重“产出”、轻“输入”的倾向。几乎所有公开课都强调生生互动学习,淡化教师的引导。说实话,教师在知识储备、思路视野以及对理解问题的深度、准确度等方面比学生强。有些知识学生自己看和通过教师设计后讲解出来,效果很不一样。如果教师捕捉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追问、评价,必将实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效。因为“点”能达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效果;“拨”能达到拨云见日、拨乱反正的目的。
其次是滥用鼓励与夸奖。在课堂上经常见到学生完成一项活动后,教师不假思索地使用“很好”、“真棒”等激励性的语言,有的一堂课单单一个“很好”就反复使用数十遍。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和赏识学生,但并不意味着非得表扬和奖励学生,否则会让评价失去作用和意义。对学生而言,过多、过滥的夸奖导致他们对活动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教师应当注重评语的多样性,引入分层评价。同时,合理纠错,多用期待性评价。
再有,小组合作有形式无实质。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往往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重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是将课堂引向深入、高效的关键一环。不过小组合作学习会出现娱乐化、肤浅化的问题,表现欲强、成绩优的学生往往成了“开霸王车的司机”,性情内向、不善表达的成了“搭便车”的乘客,“学困生”则成了“自由乘客”。有的小组合作学习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是作秀的、肤浅的“孔雀开屏”。
第四,辅助工具“喧宾夺主”。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的教师追求华丽的视觉效果,采用过于亮丽、鲜艳的色彩或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画面,冲淡了教学主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已经准备好了所有问题答案,讲课时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答案里拖,一而再再而三地“启发、诱导”,最后“引君入瓮”。过于依赖多媒体,致使课堂大容量快节奏,缩短了学生知识反刍的时间;唯一的答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最后,克隆他人教法,创新不足。为了使公开课取得良好的效果,许多教师往往照搬他人的教法而不顾及自己的教学实际。所选择的公开课内容多为容易活跃课堂气氛、容易组织师生或生生互动活动的材料;教学方法多为专家或同行指点,而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甚至照搬以往一些比较成功的公开课。总之,“有内容,无创新;有他人,无自我”。
为了彻底扭转“牵得过牢,导得过细,教得过死”的局面,有必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问道课堂,守正出新,公开课展现的是不同的理念和设计,它为广大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公开课一味追求“花哨”偏离了本身应有的示范、观摩作用。让公开课自然一些,多一些本真,使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自然流畅并展现教师自身的特点,才能发挥公开课应有的作用。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