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卜玉玲大学毕业后执意回村当菜农时,没钱、没经验、不懂市场,有的只是在学校学来的蘑菇种植技术。如今,他不仅有30个大棚的瓜果蔬菜直接向呼和浩特市最大的连锁超市供应,还牵头成立了合作社,今年又筹资3000万元,希望通过新的创业项目带领更多人致富。
创业种子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卜玉玲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南地村,2007年他成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学生。“上微生物课,老师讲食用菌技术时,我就挺感兴趣。想起村里闲置的大棚,我就和老师说,学会育菌技术,毕业后回家种蘑菇不错。”没想到卜玉玲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老师却记在了心里。
2009年,学校与多所高校开展师生交流活动,卜玉玲和一位老师被派往河南信阳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食用菌栽培。学成归来,卜玉玲决定亲自实践一把,时任系主任翁鸿珍全力支持,专门腾出实验室、提供设备让他进行食用菌栽培实验。两个月后,十几朵毛茸茸的猴头菇“绽放”在卜玉玲眼前,成功了!卜玉玲回忆说:“我们抱着这十几朵蘑菇满教室和办公室窜,小心掰下,一朵一朵送给老师,剩下的几朵制作成了标本。”
如果说与老师说起回村种蘑菇的想法是卜玉玲一颗创业梦想的种子,那么这十几朵蘑菇的成功培育让这颗梦想的种子在他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我们拉下‘饥荒’供你上大学,就是不想让你当农民,你现在要回来种大棚!”父亲卜明旺至今记得当时自己愤怒的心情,卜玉玲的决定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父母一边劝说一边私下里帮他投简历、托人在城里给他找工作。因为专业对口,卜玉玲很快接到内蒙古伊利集团品控岗位的录用通知,月薪3600元。
“那时的我一门心思就想自己干,录用通知被我扔在了一边。”卜玉玲的坚持,让整个家庭陷入冷战状态。
艰难创业路上温暖紧紧相随
四处借钱、租大棚、买肥料……卜玉玲最终在离家不远的西讨速号村租下3个大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因为资金短缺、人手不够,每个大棚只种了半棚蘑菇,即使这样也根本忙不过来。怎么办?卜玉玲首先想到母校、想到老师,他跟老师说,希望学校把自己的大棚当作系里的学生实践基地,学院很快同意,随后系党总支书记张邦建带着3个班的学生分批参与到了卜玉玲的种植实践中。2009年12月,第一茬蘑菇全部售出,卜玉玲挣到人生第一桶金——3万元。“惊喜!绝对惊喜!真没有想到一下挣这么多。”卜玉玲回忆说,“尽管那时我爸妈依然不支持我,但我坚信自己走对了。”
这份惊喜为卜玉玲的创业增添了信心和动力,很快他又租下9个大棚,加种了其他蔬菜。然而,创业之路注定波折,原本以为翻倍的利润却成了高额的负债,蔬菜瓜果不是品相不好,就是产量不行,好不容易产量上去了,又没有了销路。
那时,卜玉玲每遇到困难就会给张邦建打电话,张邦建有时给他支支招儿、有时给他鼓鼓劲儿。然而,赔钱的日子依然继续,母亲最终把养了近6年的6头奶牛全部卖了,贴补卜玉玲的大棚。到2012年春节,卜玉玲累计负债20多万元,和他一起创业的两个合伙人相继退出,他独自坚持着。镇里对卜玉玲的创业很支持,帮他牵线搭桥引资、找销路,还请来农业技术专家帮他出谋划策。
致富带头人让梦想照进现实
“挣了26万元,终于翻身了!”2012年5月,卜玉玲12个大棚的瓜果蔬菜再次出棚,这一次全部顺利售出,他的大棚种植也逐渐走上正轨。2012年12月,在赛罕区团委的协调帮助下,卜玉玲牵头成立了呼和浩特市仙之恋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了当地80多户农户加入;2013年卜玉玲与超市合作实现农超对接,每天给超市供货5000斤以上。随着规模效益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到卜玉玲的创业项目上,2014年赛罕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帮助卜玉玲搞起了集蔬菜基地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项目,以带动区域农业的转型发展。
“农村需要像卜玉玲这样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带领大家一起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呼和浩特市黄合少镇副镇长丁宏说,“黄合少镇正在南地村建设规模为600个大棚的蔬菜基地,计划明年6月投入使用,到时卜玉玲的发展空间就更大了。”
“学校里学的那些基础理论,让我在后来学习种植技术时比别人学得更快,技术原理也理解得更深,可以举一反三。”卜玉玲坦言,“在学校一直担任学生干部锻炼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让我在推销产品、寻求政策扶持等方面受益匪浅。”
“卜玉玲是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为了让更多学生提高创业能力,学院正在规划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新创业意愿和明确方案的学生搭建平台。”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任雁秋说,“我们还打算邀请卜玉玲回校开办讲座,让更多学生敢于有创业的梦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