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家背后,是和谐的夫妻关系。虽说不必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至少要以诚相待,有话好好说。哲哲上小学之前,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节点。为了如何培养他的自主能力,我和爱人没少吵架,搞得家庭气氛极其紧张。吵架的导火索往往是教育孩子方面的方法差异。那时候,我还是依着单身时解决问题的套路,气冲冲地与爱人理论,一言不合,扭头就走。
后来,有机会采访心理学家李子勋,顺便请教他夫妻育儿观点不一致时该如何应对。他告诉我,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不一样很正常,关键在于相互认可。如果有矛盾,夫妻之间先沟通好,总说“孩子,别听你妈(你爸)的”,这就不好了,这让孩子无所适从。至于听谁的,不妨民主探讨一下,达成共识。他还举例说,他从不单方面地针对孩子的问题,如孩子人际关系不好、有强迫症或暴力倾向等,采取平抑措施,而是从家庭关系入手。
李子勋的这番话给我一些触动。我逐渐明白,很多夫妻之间的矛盾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意识不到深入沟通、达成共识的必要性,依然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仅夫妻关系经营不好,也损害了亲子关系。家庭无端分成两派,孩子被迫站队,岂不哀哉!
于是,我开始换一种思路面对与爱人的矛盾。遇到问题,平心静气地沟通,努力达成共识。实在不一致,就搜集资料,深入思考,继续辩论,也常常主动倾听小家伙的意见。渐渐地,我们吵架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和睦。
营造好的夫妻关系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一是耐心沟通,注重语言的表达,即便是最亲近的妻子、丈夫或老人,也要尽量用积极的方式表达。商量的口气远比强烈的命令式的表达更有效,更容易让对方接受。二是表达爱。夫妻之间不必羞于表达爱。很多时候,一句温暖的话,一杯热牛奶,哪怕是午睡时轻轻带上门,都是一种爱的表达。我和爱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周到公园散一次步,每月看一次电影,出去吃一次大餐,每年出去旅游一次。有时候只有我们俩,路上聊聊天,或交流工作上的事,或谈谈生活方面的感悟等,或者什么也不说,就那么轻松地走着。有时会带上哲哲,听他讲学校里的趣事,讲读书心得,我和爱人之间手拉手、肩并肩的举动也不避讳哲哲,总以为让他看到父母感情好是一件好事,至少给他做了一个小小的榜样,让他知道美好的家庭首先是夫妻关系的和美。
近些年,频频有专家呼吁,夫妻之间爱对方要胜过爱孩子,这有一定的道理。如果说亲子关系是好的家庭教育的前提,那么夫妻关系则是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有了好的夫妻关系,很少有糟糕的亲子关系,很多家庭教育的难题也迎刃而解。可以想见,没有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幸福的家庭,孩子无论如何不会像父母期待那般心生幸福感,自在成长,更不会具有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因为,夫妻关系糟糕乃至家庭破裂,孩子首先要获取的是情感上的温饱,情感需求的问题不解决,难言其他。
其实,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好,之所以具有一种魅力或魔力,关键就在于从好的关系入手,有好的关系、好的人就有了好的教育。如果真心爱孩子,不妨从爱自己的老公或老婆开始,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不久之后,就会发现孩子也在发生积极的改变。
近几年,我和我爱人每隔一段时间就看一次电影。一次,临出发时哲哲凑过来,说:“爸爸,带上我吧,我保证不打扰你们俩。”“不行,这是属于我和你妈妈的时间,下次带你吧。”过一会儿,小家伙又凑过来,对妈妈说:“你不用着急,从家到电影院三分钟就够了,我算过的。我建议啊,你们买个爆米花、一瓶可乐,那样多有情调啊。”这话让我和爱人都很高兴。哲哲知冷知热,是个人格健全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他让我和爱人之间的感情变得更融洽,从中他也学会了何为爱以及如何表达爱。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孩子